101支創新團隊角逐,中關村上演仿生機器人對決
11月27日,2024年中關村仿生機器人大會在海淀舉行,仿生機器人大賽總決賽成果在當天展示亮相。大賽期間,全國上百支創新團隊上演了一場“機器人總動員”大比拼,3D建模精準識別五官、機械臂控制刷子完成各式妝容、多手指協調精準按下琴鍵、機械手靈活彈奏鋼琴曲……來自全國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們各顯身手,開展激烈角逐。
大賽設置了人形仿生機器人、多足仿生機器人、具身大模型3個主賽道和其他仿生機器人1個創新賽道,共吸引了來自全國的101支創新團隊參與160餘個賽項。據悉,這場以“競技仿生、創新未來”爲主題的大賽由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主辦,面向全球招募頂尖仿生機器人團隊同臺競技,推動“人才、技術、產品、市場、資本、服務”等創新創業要素全面對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在大賽中亮相的各種仿生機器人並非只是“炫技”,而是紛紛展現出極強的實用價值。
北京理工大學“福來”戰隊的仿信鴿多模態撲翼機器人,能夠如同信鴿一般撲扇翅膀並靈巧地穿梭飛行,未來將在環境監測、災情監測、交通道路監控、機場驅鳥中大顯身手。
北京郵電大學的多形態仿生六輪足複合移動機器人,能在複雜地形環境的災難救援、倉庫物流搬運與貨架整理時上演“變身”,模仿竹節蟲、蜘蛛、蜥蜴等多種動物,輔助人類進行災難救援、物流搬運或進行貨架整理。
清華大學的仿蚯蚓式微型管道機器人,則能夠在石油行業的油氣運輸管道檢測、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動機管道檢測發揮優勢。
據瞭解,人形仿生機器人賽道重點比拼人形機器人控制能力,包括快速運動、複雜環境適應和移動靈巧作業能力。多足仿生機器人賽道重點比拼多足仿生機器人的協調控制算法、複雜地形適應性、智能化水平等。具身大模型賽道全面考驗大模型算法、多模態交互、環境理解與任務規劃等能力。
機器人的研發、製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具身智能產業作爲經濟發展新引擎,正在工業、醫療、商業等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淀區是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科研基礎最好、研發創新能力最強、產品迭代最活躍的地區,下一步將積極打造具身智能集聚區和“政策-投資-空間-場景”全要素髮展生態,力爭到2026年,初步建成全國具身智能原始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新高地和產業加速集聚地,成爲國內參與全球具身智能競爭的核心力量。(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