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上路 自學生大挑戰
自學生團體發起人王逸聖談到過去自學的經驗認爲,許多法規還是以「學校」考量爲主。(王逸聖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教育部2014年立法三讀通過《實驗教育三法》,鼓勵教育創新與實驗,自學生也逐年增多,不過108課綱上路後,自學生遇到許多問題,像是學習歷程檔案上傳和認證,雖然可請家長擔任作品認證者,但沒有學校的指導,自學生必須自己摸索資料庫的使用。
臺灣自學生人數增長,但升學環境仍以一般生的升學管道爲主,對自學生來說,要在既有的管道昇學也遇到許多困境,不過,各縣市政府也紛紛推出自學生交流的機會,和提供資源給自學生使用。
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錶示,北市府支持非學校型態、自學,也因爲少子化的關係,學校空間可釋出空間提供給自學生使用;蔡也建議,現今大學升學管道多元化,特殊選才對自學生來說很重要,但學生的表現不完全靠成績,盼各大學能開放更多名額。
北市教育局表示,爲協助自學生自學場域及交流機會,特別創設實驗教育創新發展中心,針對自學生學習需求加以設計,規畫有「開放式閱讀空間」、「學生團體討論室」、「實驗教育會議室」、「梯形演講堂」及「遊憩空間」,開放自學生申請借用,並陸續辦理自學生座談、親職講座等活動,盼成爲自學生聚落,補足個人自學人際互動需求,讓自學生找到友伴互相砥礪學習。
北市教育局也會舉辦「自學森友會活動」,邀請橫跨國小到高中的自學生參與,北市教育局指出,自學生透過團體活動彼此破冰,提供自學生學習與他人相互合作,在實踐個人實驗教育計劃時,可兼顧人際社交需求,並遇見未來學習的夥伴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