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中專生被企業搶着要,網友:這就是金飯碗
近日,據媒體報道,河南駐馬店有一位17歲的中專小夥子,獲得了全國比賽三等獎,被5、6家企業搶着要,引起網友熱議。
鄭紅旭被5、6家企業搶着要
鄭紅旭2007年出生在河南駐馬店的一個小鄉村,父母一直想讓他考上高中、讀大學,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鄭紅旭中考考了360分,因爲10分之差與心儀的高中失之交臂,不顧家人的反對,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就讀職業院校,並選擇了新能源技術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鄭紅旭從小就對機械、電器感興趣,家裡的玩具他基本都拆過。看着新能源汽車發展這麼好,他說自己也想去學習學習。
鄭紅旭曾獲得全國比賽三等獎
在學校時,他永遠是最努力的那個,苦練技能。鄭紅旭說,每天早上6、7點他就來車間了,“車間的門基本都是我開的,晚上他們走了之後,我就自己在這練。發動機的拆卸、新能源的排污……經常弄到12點”。
被問到自己累不累的時候,鄭紅旭回答,“累肯定累,但是心裡面不想再辜負父母的期望,想給自己爭口氣。我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要把它學好。”
“我的青春也是青春,爲什麼要浪費時間呢?”鄭紅旭說。
鄭紅旭手上的傷口
鄭紅旭向記者展示自己的雙手,他的手臂上遍佈刮傷、燙傷的傷痕,最新的凍傷傷口還留着血。
機械製造系的副主任袁書新接受採訪時說,“有一次他不太舒服,但是也臨近比賽了,我本來想讓他在宿舍休息一下,但他仍讓不休息”,鄭紅旭堅持要去車間學習。
該校機械製造系的副主任袁書新
僅用兩年時間,鄭紅旭就拿到了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河南選拔賽學生組第一,全國決賽第三的好成績。
他參加了全國第三屆關鍵技術新能源比賽,並獲得了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隨後他還獲得了國家頒發的二級技師證書。
據悉,技師一共有五個等級,最高的是高級技師,而鄭紅旭目前已經是第二的等級了,高級技師需要等5年後再考。
鄭紅旭的獲獎證書
17歲就能拿到全國重量級比賽的三等獎,鄭紅旭卻表現得很謙虛,他說,“我覺得我比其他人還是不夠優秀,還要繼續努力,就是接着學習嘛。”
鄭紅旭回憶說,拿到證書的時候,他拍了照片發給媽媽,而媽媽只回復了4個字:“兒子真棒!”鄭紅旭說,“當時我感覺心裡面暖暖的,特別驕傲”。
鄭紅旭回憶獲獎時的感受
對於自己畢業於職業院校,鄭紅旭並沒有感到自卑,“比起人家上高中上大學,咱們技工也可以一樣優秀。”
談到未來,鄭紅旭表示自己想成爲大公司的技術員,去調試設備,保證(產品)能安全帶人上路。
袁副主任感慨,“現在紅旭非常受歡迎,現在有很多的企業來找紅旭,已經有5、6個企業來招他,給出的月薪有七八千,未來還能上萬。”
評論區網友們紛紛表示,“本質上還是小夥子堅定的信念厲害!”“誰說職業教育不能出人才,只要肯努力,一技之長就是金飯碗”“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延伸閱讀
妻子患癌39歲失業男子擺攤賣"撈魚皮":找到塊"木板"
近日,話題“39歲失業後在菜市場重啓人生”衝上熱搜第一。
譚家志曾是一名白領,39歲那年他被公司辭退,之後他的妻子查出乳腺癌。在找工作無果後,他在菜市場裡租了攤位賣順德撈魚皮。
11月26日,譚家志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他說,希望大家看到他在菜市場重新再來的經歷後,都可以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生活,不要放棄。失業只能代表着人生的上半場結束,人生的下半場其實才剛剛開始,他還有力量可以向前跑、繼續拼。
工作十多年後被裁,妻子查出癌症
2006年,譚家志進入傳媒行業,在一家頭部電梯媒體廣告公司工作,一干就是15年,做到了經理的級別。
2021年底,他39歲,這一年,公司研發了新的系統。譚家志說,系統可以獨立完成很多操作,就不需要那麼多人力了。他成爲了第一批被公司辭退的人。
“那段工作是我的舒適區,每天從家裡到公司,遇到的人和處理的工作,其實都是一樣的。”譚家志說。在職的時候,他偶爾也會產生“離開這份工作還能做什麼”的念頭,但很快,這種念頭就被日復一日的生活淹沒。
剛失業的那段時間,譚家志說自己並沒有做好準備,但他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太多,他的妻子在他失業四個月前查出了乳腺癌,需要定期做化療。“當時我太太已經進行了兩三次化療,也沒法工作了,我就想着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她度過難關。”
2022年6月,妻子經過化療、手術和放療之後迴歸了職場,後續因爲體力等原因,又離職了,整個家庭陷入了沒有收入的境地。而每月的支出固定不變,房貸、社保、孩子的教育,還有日常的基本開銷,“每天沒錢進賬”讓譚家志非常焦慮。
譚家志賣“撈魚皮”
找工作無果後襬攤賣“撈魚皮”
爲了生活,譚家志開始在招聘軟件上投遞簡歷,“當時,我基本每天早上起牀就會打開招聘軟件,白天忙完事情也會繼續看有什麼崗位。”隨着簡歷投的越來越多,他的期望也在一點點降低,“一開始希望自己可以找一個和之前差不多的崗位,後來覺得哪怕是小公司的職位我也願意。”然而,他投出的簡歷基本都石沉大海。譚家志記得,22年春節,他和妻子一起回陝西過年,“過年應該是喜慶的,但當時心裡是焦慮的。”
在重新找工作無果後,譚家志開始尋找其他的機會,“外賣、網約車、快遞,我都瞭解過,但我覺得這種工作需要用時間和體力換,看不到改善未來生活的希望。”他也有考慮過投入十幾萬去開個餐飲店,“但我覺得承擔不起失敗的後果。”在對比了各種情況後,譚家志發現,菜市場的客流量比較大,思來想去,他決定在菜市場擺攤賣撈魚皮。“我覺得魚皮這個產品在廣東人心裡有一定的認知,是非常適合做涼拌菜的。”
譚家志在菜市場的一個店面門口租了個位置,剛開始的時候,他找人購進成品魚皮,然後賣出。他一般下午4點鐘來到菜市場,晚上六七點鐘收攤。賣魚皮的時候,他也在觀察着菜市場的情況,慢慢總結出了規律。比如,週末的時候買的人多,下雨的時候不好賣。一個月過去了,譚家志的魚皮生意做得不錯。“每次賣一個下午,大概能收入一兩百,第一個月大概賺到了兩三千。”
譚家志覺得魚皮生意有潛力,主動和供貨商商議,兩人決定合夥開一個店面。後來,供貨商因個人規劃離開,譚家志又找到了從東方賓館退休的杜少妍,兩個人一個負責生產,一個負責經營。
譚家志在菜市場的一個店面門口租了個位置
譚家志說,魚皮的製作不算複雜,精髓在於那小小的一盒醬油。譚家志和杜少妍曾經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來琢磨配方,“我們一邊售賣一邊改進,會主動詢問熟客的意見,根據他們的反饋來調整配方。”在這個過程中,譚家志形容自己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出過一些小差錯,“魚皮的處理應該使用海鹽,因爲海鹽可以保鮮。我們有一兩次用了普通的食用鹽,導致了魚皮的口感沒有那麼爽脆。”
慢慢地,他跟菜市場的其他攤主熟悉起來。他們會向他講述自己年輕時的故事:有人經歷過商店的倒閉,有人經歷過下崗潮,也有人提醒他做生意的一些注意事項。
等到天氣轉涼,魚皮的銷量不如夏天時,譚家志開始售賣蝴蝶蘭、鳳爪、糉子等。“店鋪剛好有空間,主要是想增加一點收入。”譚家志說,他還想學習包糉子,“主要是有一技之長,單靠購進他人的成品售賣,利潤非常有限。”
目前,譚家志在菜市場有了三家鋪面,他還僱傭了一名和自己一樣中年失業的朋友。未來,他計劃將菜市場的門面減少到兩個,一個專門用來製作,一個用來銷售。
人生的下半場剛剛開始
對於失業的那段時間,譚家志說那是他的一個低谷,他覺得自己當時就像在大海里漂浮。等到他開始從事魚皮生意後,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塊“木板”。
目前,譚家志每天早上7點來到菜市場做一些準備工作,9點開始正式營業,一直到晚上六七點。“但這也僅僅是一塊‘木板’,還不足以覆蓋我家庭的全部支出。之前有個月我的收入大概有5000多塊,但每月我和愛人的社保就需要繳納3000多塊,再加上房貸和孩子每月的生活費,我還需要用之前的積蓄,還有家人的補貼。”
譚家志和妻子的合照
譚家志說,目前最大的壓力還是來源於家庭,“我希望能把家人都照顧好,每月的收入能負擔起家庭的支出。”
譚家志說在菜市場的這段時間讓他成長了很多。以前在辦公室工作的時候,每天準時準點到就可以,處理的工作也非常固化,個人得不到什麼成長,而且會喪失危機感。“菜市場的工作每天都會有一定的反饋,當天生意好了可能就很高興,生意差了就會喪氣一點,慢慢地,就能培養出平常心。”
上過熱搜之後,譚家志的店鋪來了很多人。“有人來買魚生,有人專門來鼓勵我,還有人來和我聊合作,說實話,已經超過了我店鋪目前的承受能力。”談及未來的規劃,譚家志坦言,還是想先把店鋪經營好。
回看自己中年失業的這段經歷,譚家志說,失業只能代表着人生的上半場結束,人生的下半場其實才剛剛開始,“我還有力氣可以向前跑、繼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