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張底片裡的彩色中國 跨越歷史30年

大海航行舵手》這張照片就掛在翁乃強工作室的牆上,說起這張照片他現在還是激動......

那天是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見。翁乃強早上七點從王府井家中步行到東長安街,一路穿過漫長的隊伍,來到天安門廣場。在距離城樓一百米左右的觀禮臺上,翁乃強用一臺祿萊120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人們山呼毛主席萬歲,匯聚到翁乃強的耳朵裡,只剩一陣嗡嗡巨響。

翁乃強在天安門廣場採訪。任詩吟

那是翁乃強最滿意的照片,拍賣時更名爲《大海航行靠舵手》。2006年華辰拍賣會,照片拍出了20.5萬元人民幣

1969年,天安門的遊行隊伍

1970年,毛主席暢遊長江四週年之際,什剎海舉行紀念活動,少年們揹着紅纓槍泅渡

翁乃強是歸國華僑,早年學習美術,1964年28歲的他開始在日文外宣刊物《人民中國》擔任攝影記者,直到1990年,在作爲職業攝影師的26年間,翁乃強經歷了中國近代的兩個不同的時代,他懷着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聚焦於鉅變年代中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與生產場景....

20世紀60年代,海南黎族農民在水田中撓秧

1970年,雲南中甸新聯大隊少年閱讀《毛主席語錄》

同樣保存了衆多那段歷史照片的李振盛,欣賞翁乃強照片“強烈的美感和油畫效果”,這些大部分反映“祖國山河一片紅”和“鶯歌燕舞大好形勢”的照片,“很美好,掛在客廳裡、臥室裡都很好,有裝飾性、有文化感”。

上班時間,廣州海珠橋上的車流

1968年,知青們剛剛乘船來到北大荒新建的知青點。圖正中面向左側站立的女子名爲陳秀改,在數十年後的一次翁乃強作品展上,她在這張照片中認出了自己,並一直與攝影師翁乃強保持聯繫。返城後,陳秀改成爲了一位律師。

透過這些鮮活的照片,一張張活生生的面孔從歷史深處浮現出來,我們得以近距離觀看那個年代人們的喜怒哀樂。青年時代的翁乃強和他的攝影告訴我們:歷史並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和年表,而是充滿色彩和情感的個體故事。

“五一”勞動節孩子們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表演節目

1985年東京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姑娘們戰勝古巴隊實現“四連冠”後,舉國歡呼,年輕人到天安門廣場高呼“振興中華”

一晃眼,《大海航行靠舵手》已經是50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翁乃強的第一本攝影集彩色的中國:跨越30年的影像歷史》也已出版。80歲高齡的翁乃強從8萬多張彩色反轉片中整理了445張作品,完整展現歷史面孔.....

1971年,山東漁民聚在船上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

一顆紅心,真誠記錄時代

文丨那日鬆(編少有刪減)

大約10年前,我第一次看到翁老的照片,感覺挺震驚的,因爲作爲一個非新華社記者,能在上世紀60-70年代拍攝這麼多彩色照片,還是很少見的。更重要的是,翁老的照片還有一種所謂“當代藝術”的味道,他的個展2016年在798百年印象畫廊展出後,在攝影圈和藝術圈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其中一幅代表作《大海航行靠舵手》當時曾拍出2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後來一位著名收藏家還曾託人找到我,想讓我找百年印像畫廊和翁老砍砍價。這位曾經一擲數千萬收藏一幅油畫的收藏家,卻認爲20萬元一張照片太貴了,當然我當時沒有答應幫他。翁老照片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何止20萬元人民幣呢?

這本《彩色的中國:跨越30年的影像歷史》中所收錄的照片因爲它濃烈的色彩,而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記憶忽然平添了一些恍若夢中的感覺,好像有一股力量要把你拽向時間的黑洞,你彷彿又重新觸摸到了那些歷史的痕跡。那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那一片片綠色的軍裝,那一張張亢奮的臉龐……當然也有安靜的小城、廣闊的田野、飛馳的自行車、燦爛質樸的笑容……我想這也許是彩色照片與黑白照片的區別——彩色照片更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夢幻的現實感,而黑白照片則讓我們彷彿看到某種歷史的真實。

20世紀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20世紀70年代,北京豐臺,冬季清晨的蔬菜集散地

拖拉機秋收

1967年,北京東長安街舉行“紀念秋收起義四十週年”的宣傳活動

1969年,羣衆慶祝黨的“九大”勝利閉幕,中央民族學院的師生表演節目

北京頤和園,參加節日聚會的學生

當然,作爲那個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紀實攝影家,翁老也不是一個先知先覺者,他只是用一個職業攝影師的態度去感悟那個時代,就如他自己所說:站在大多數人一邊,用攝影記錄下這個時代,是一個記者的責任。

知青在修建橋樑

在採石場上進行政治學習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翁老都用一顆紅心,真誠地記錄着……

一位市民把剛剛購買的彩色電視機放到自行車後座上拉回家

20世紀70年代,東單菜市場,市民在春節前夕購買活禽。在那時的北京,只有在重大節日前夕,纔有活禽供應

在那個攝影純粹爲政治服務的年代裡,翁老是少數幾位還秉承着“要抓拍,不能擺拍”理念的攝影家。但這種“抓拍”其實也是一種“擺拍”——我稱之爲“真誠的擺拍”,因爲他的拍攝對象都已經自覺地變成了荒誕時代的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演員,而翁老則真誠地記錄了這個時代的荒誕與現實。

20世紀70年代,北京街頭蟈蟈的小販,自行車上掛滿了蟈蟈籠子。買蟈蟈玩是當時孩子們的童年樂趣之一

20世紀80年代,湖南衡陽南嶽鎮,在街口玩耍的孩子們

20世紀70年代,上海外灘,清晨練習太極拳的人們

上世紀50-70年代恰恰是歐洲和美國的報道攝影最爲發達和輝煌的時期,與之對應的,中國卻是“政治攝影”(藝術擺拍)成爲幾乎唯 一的主流。那時候,在中國攝影界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紀實攝影”這樣的詞彙出現過。中國攝影家在70年代末期纔開始真正睜開自由的眼睛。這一點在80年代翁老所拍攝的影像中也可以看出來,翁老那時的作品明顯有了更多真正“抓拍”的內容。

1966年,北京東長安街的大字報和人們購買油印小報的場景

20世紀70年代末,河沿邊的早市,各種新鮮蔬菜供人們挑選

廣東圖書館,讀者在認真學習

可以研究一下的是,如今在全世界都很火爆的“中國當代攝影”(觀念攝影)幾乎全是所謂“擺拍”的作品,它們跟20世紀50-70年代的中國攝影真是一脈相承,只是那時候攝影家的擺拍完全代表國家或者政黨的意識,而現在的“當代藝術家”的擺拍則代表的是個人的意識和觀念。另外,他們的拍攝對象也基本是一致的:不同時代照片裡的人物,但都是“演員”。

20世紀80年代,北京在春秋季節常會有沙塵暴。圖爲一位女士繫着紗巾防塵

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東城區南池子冬天的早晨,人們冒着風雪去上班

1995年,王府井百貨大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圖爲百貨大樓在北京重裝開業

回到翁老的作品中,尤其是那些帶有強烈政治符號的彩色照片,在封塵了多年之後,卻成爲“中國當代藝術影像”具有特殊代表性的經典作品。——有點荒誕,但又非常現實。這是一個時代政治美學的延伸。

1970年,雲南峨山彝族自治縣,知識青年在與農民話家常

1968年,廣東珠江工廠送青年工人蔘軍

1966年12月25日,串聯學生翻越江西井岡山黃洋界。黃洋界位於井岡山主峰北面,扼山險要道,爲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

串聯學生在水利工地上向農民宣傳毛澤東思想

1966年,學生大串聯到盧溝橋,前隊的學生在橋上寫字,給後隊提示方向

1970年,雲南中甸新聯大隊大串聯的學生在新疆翻越達阪

搭建豬圈,自己動手養豬

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五一”勞動節,在公園等待表演節目的孩子們

20世紀70年代,北京故宮城牆下的剃頭師傅和他的老主顧

20世紀70年代初,王府井工藝美術商店的瓷器展,吸引了市民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