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管很寬 監管待完善
創新工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認爲,未來,人工智慧將和電一樣,無處不在地改寫人類歷史。傳統企業擁抱AI會得到最好的成長,如果過慢接受則將喪失競爭力。
但是他也擔心,在資本浪潮之下,人工智慧和工業互聯網領域開始浮現出越來越多的泡沫,甚至出現了一些方向上的迷失。如何對人工智慧技術有效地進行監管,確保技術安全,同時又能夠有效促進人工智慧的市場化發展,是人工智慧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除了許多人工智慧企業都沒有實現盈利,而且還在繼續燒錢之外,大陸AI應用逐漸擴展,可謂無所不在的研發更具智慧及更便利的用途。
智慧教育產品已經在數千所學校幫助老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人工智慧全科醫生可以幫助醫生診斷近千種疾病,幾乎涵蓋從診斷到手術治療等的各個方面,顯著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Nature》雜誌在2017年發表一篇文章,指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診斷皮膚癌,準確度達到91%,可以與醫生比肩。對皮膚病學家可能要花30年時間才能夠從業,而人工智慧機器只需要進行24小時的培訓後,就有同樣的診斷結果。
在骨科手術中,一種AI輔助機器人技術可以分析術前醫療紀錄中的資料,以便在手術過程中即時指導外科醫生的器械操作,它也可以使用來自實際手術經驗的資料並告知醫生新的手術技術。對9個手術部位的379名骨科患者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外科醫生單獨手術相比,AI輔助機器人技術使手術併發症減少了5倍。
上海大學教授殷鳳說,美國在發展人工智慧方面密切關注了人工智慧相關的風險,進行了充分討論和建立安全和倫理方面的風險防控機制;而中國更強調技術的落地應用,對有關風險安全目前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AI換臉軟體Zao在網路流行,但是用戶隱私安全、資料安全出現風險。這些事件反映出與技術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文化、倫理等軟性配套並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