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理想生活藍圖 實現多元共好的居住典範
興隆社會住宅原址爲安康平價住宅,因原始建築老舊急需修繕,同時希望提供較佳居住品質並改善周遭景觀,於是改建爲機能完善的興隆社宅。(圖/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臺灣從對社會住宅完全陌生,到如今內政部推動「8年20萬戶」的目標,社宅已成爲實現居住正義的方法論之一。作爲臺灣興辦社宅的領頭羊,臺北市「居住正義2.0」政策納入多元面向,從社宅的興建、招租,到完工後的維護管理及服務,從中照顧弱勢,形成環環相扣的完善規畫,打造出令人期待的臺北市居住藍圖
左:健康社宅是繼興隆社宅後,第二個推動綠屋頂的社宅案例。右:東明社宅「青創入厝趴」見面會,由住戶設攤、彼此交流,促進社區凝聚力。(右1 爲都市發展局局長黃景茂)(圖/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多元服務注入社區活水
攤開臺北市的社宅地圖,已完工的社宅基地有21 處,達3,705 戶;施工中及待開工基地有31 處,達1 萬340 戶,而還在規畫、發包及參與都更分回的有5,937 戶,也就是未來將有約2 萬戶的社宅,進度領先全臺。
「我們不只是興建社宅,還會把它的公益性發揮到極致。」臺北市都市發展局副局長羅世譽說。臺北市社宅政策已依《住宅法》提供達35% 比率出租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 透過布建社會福利設施,照顧有居住需求的弱勢民衆。
此外,社宅除了主要提供居住空間,同時打造可與周邊鄰里共享的多功能公共空間, 或是提供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使用,像是區民活動中心、託老、托育機構、公共廚房、公益店鋪等。
另外考量社宅居民屬於短暫入住,停車需求相對較低,故將興建完成的社宅停車位以比照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路外停車場優惠價格,釋出給周邊居民使用。部分社宅頂樓也規畫綠屋頂供居民栽植,實踐臺北市力推的田園城市政策。
臺北市更推動「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劃」,提供一般戶中一定比例的戶數,讓符合申請條件的青年,提出社會回饋提案,以徵選機制取代抽籤,提供有志青年入住機會, 藉此爲社區注入創意活水。目前在健康、興隆D2、青年和東明等4 個社宅基地,都已導入青創計劃,有人發起DIY 活動、幼兒親子塗鴉,還有人打造社區苗圃、教導養生氣功、撰寫社區電子報等。自青創計劃實施以來, 截至今年10 月共辦理1,848 場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 萬5,000 人次,其中又以親子活動最受社宅及周邊社區民衆歡迎,爲社宅與地方搭起互動橋樑。
羅世譽表示,透過導入多元服務和青年創意,臺北市打破過去社宅被視爲鄰避設施的刻板印象,成功轉爲在地居民的「好厝邊」,讓社宅成爲社區助力,「藉由彼此的互動、交流,讓社宅成爲更好的有機體。」未來這些居民離開社宅後,也會把這樣的文化帶進別的社區,間接提升臺北的居住文化。
羅世譽認爲,雖然臺北的社宅數量已居全國之冠,但若跟社宅制度發展已久的其他國家相比,仍有一段差距,「社宅還是要持續興建,但未來不比拚數量,重點在於質的提升,讓社宅成爲新的居住生活典範。」
除了興辦社宅釋出更多宜居選擇,北市府也從租金補貼下手,依家庭所得及成員人數提供3,000至1萬1,000元不等的補助額度,減輕在臺北租屋的負擔。而爲了保障租屋品質,北市府也持續推動包租代管,藉由適用自住房地優惠稅率、修繕補助等措施,鼓勵房東供給良好房源,讓民衆租得到好屋。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副局長羅世譽分享社宅成爲社區助力的成果。(攝影/林冠良)
共識讓社宅長期穩定發展
要達成居住正義,除了提供多元居住服務,還有制度的調整,如推動實價登錄,營造公開透明的房地市場等,這些作法和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的想法不謀而合。
「理想的住宅供給,就是要有多元的住宅選擇,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合理負擔的居住方案。」他指出,住宅政策應該讓想買屋、租屋和弱勢的族羣等都能各得其所。
在改革購屋和租屋市場之外,增加社宅數量仍有其必要,「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做, 而是怎麼做得更好。」比如房子要住4、50 年,除了蓋得快,也要蓋得好,在興建設計時就要把關品質。居民進駐後,日常的管理、修繕,也要專職負責;社宅要長遠發展,財務管理更不能少。這些細緻的問題都需要妥善規畫,這不只是臺北市,而是所有正在興辦社宅的縣市,包括中央政府都要思考的事。對此臺北市已計劃成立行政法人,負責社宅的例行事務,包括日常維運、物業管理,以及和居民的契約關係等。
彭揚凱也提醒,社宅是個長期政策,不該因政黨輪替而改變,這是臺灣目前發展社宅的最大挑戰,若能積極與民衆溝通,形成全民共識,就能發展爲穩定的國家政策。
想要連結民衆與政策,他認爲,首先可透過教育,把居住教育納入國高中課綱,傳遞居住權概念以及照顧弱勢的意義,「最簡單的觀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
第二是動員年輕人。社宅說明會除了跟在地居民溝通外,也要把政策要照顧的目標羣衆找出來,特別是買不起房的青年世代,讓真正可能入住的居民跟社宅方案直接對話, 「將目標羣衆變成政策的支持者,當社宅遇到挑戰時,這些人自然會跳出來幫你捍衛政策。」
臺北市的社宅正多元開展,彭揚凱認同從量轉質的改變,「如果我們做了很特別的社區營造或支持方案,足以跟世界的社宅相比, 那就能成爲臺灣的亮點。」臺北身爲首善之都,社會自然有更多期待,「臺北做得最快、最多,作爲領頭羊,要更認真去創新,帶領檯灣的社宅往前邁進。」
OURs 都市改革組織透過講座,與民衆分享社宅共好的方向與案例。(圖/ OURs 都市改革組織)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11月號634期》)
《臺北畫刊11月號6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