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依靠核電?五千項氫能技術引進 免費授權業界

能源副局長李君禮。(圖/記者李毓康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政府上臺後,面臨多次用電吃緊,新能源政策備受關注與考驗,要達成2025的非核家園目標,不僅將提高再生能源發電佔比至20%,氫能源也將扮演要角。對此,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19日出席臺灣氫能促進會舉辦的綠色經濟推廣大會時指出,目前臺灣已取得近兩千項的氫能專利,並透過產氫氣、儲氫重組系統整合四部分,集合各專家討論如何運用預計在3月底或4月初獲得初步結果

面臨廢核壓力及用電吃緊的問題,政府目前看好氫能源的發展,而長期關注空污綠能議題的立委趙天麟,在去年三月籌組「臺灣氫能促進會」,致力於推廣氫能城市,並在今日於高雄舉辦「綠能經濟推廣大會」,針對氫能城市的主張進一步的做說明。

「綠能經濟推廣大會」活動邀請到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中興電工董事長江義福出席。其中,李君禮在致詞時表示,臺灣的氫能發展比日本、歐盟及美國來的晚,不過新政府上任後,在能源轉型方面,欲將過去高度依賴化石能源的使用率降低,減少污染排放,並在2025年以前,打造非核家園。

至於如何降低化石能源使用率,李君禮表示,2025年再生能源的目標,是要達到20%的發電量,未來在能源結構方面,將大量引進再生能源,例如風力發電、太陽光電,而此兩種發電是低污染髮電,但屬於間接性能源、不穩定,若需要電力時不一定有風、有太陽。

儲能顯得非常重要」,李君禮表示,進行能源轉型時,政府強調四個部分需一起合作,包括創能,增加再生能源的供應;節能,從需求面減少能源的使用;儲能,唯有儲能才能平衡電力系統;系統整合。

李君禮特別強調儲能的重要性,他指出,對於氫能燃料電池使用,不但高效率、高穩定性、低污染,用途又非常廣泛,不但能跟交通載具結合,不論未來氫能的公車汽機車,還能跟通訊系統結合,目前也正在跟國家通訊委員會合作。

▲Toyota i-Road 氫能燃料電池車(圖/記者謝婷婷攝)

李君禮表示,事實上,經濟部能源局投入一些研發能量,投入資金加起來約有3.5億,與業界配合共有4.5億,在運用這10億不到的資金,目前已有一些小成就,例如在氫能燃料電池的裝置容量,大約已有700千瓩左右的量。

李君禮期望能在2025能源轉型期間,將氫能燃料電池裝置的容量增加到到60MW,雖然不是很大的數量,但還有很多要努力的空間,因爲氫能的來源是所謂的「二次能源」,換句話說,在自然界並不自然的存在氫能,必須從工業廢氫弄來,而在高雄已有很好的工業基礎。

另外,李君禮指出,除了工業廢氫,還能從天然氣產氫,不過成本較高,未來如何降低成本,大家要一起努力。而在這方面也得特別感謝趙天麟。

▲趙天麟委員試騎氫能機車。(圖/記者李毓康攝)

李君禮說,趙天麟從去年三月就在高雄準備第一次的氫能城市論壇,並在去年十月與國策顧問到日本參訪,在氫能產業方便做交流,更重要的是,在這次交流中,帶回五千多項氫能技術、國產汽車等專利,免費提供給業界使用。

目前在氫能專利部分,李君禮表示,能源局委託給工研院檢視、篩選,而同一個專利能在不同國家登記,因此將五千多項專利篩選後,大約有一千九百項能讓國內運用。此外,能源局將召集各大專家,檢視哪些專利可以運用,並預計在3月底或4月初獲得初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