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李登輝的養牛夢 只差最後一哩路
文/郭瓊俐
毛色黑亮的牛羣,一隻只圈在不同的柵欄裡,廣大的牛棚聞不到一絲臭味,映着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的空曠草地上,還有放牧的牛隻自由活動着。這羣在花蓮兆豐農場被細心照料的黑牛,原來是臺灣農業的秘密武器─日本和牛「但馬牛」原原種的後代。牠們即將肩負起建立臺灣和牛品牌、創造臺灣高端肉牛產業的重大使命。
發展臺灣高端肉牛產業的構想,一直是前總統李登輝的心願,幾年前由李登輝基金會秘書長王燕軍着手執行。從戲劇性在陽明山找到19頭日治時代飄洋過海來臺灣的和牛開始,到成立「源興居公司」(以李登輝祖厝爲名)展開科學化配種與飼育肉牛,今年底第一代繁殖的牛隻可進行屠體調查,如果肉質符合和牛標準,將成爲臺灣第一組高端肉牛的品種。
日本和牛原生種 在陽明山現蹤
擁有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登輝,曾一手規畫和建立臺灣的養豬業,還有一個「養牛夢」,希望建立臺灣的肉牛產業,讓臺灣的農業版圖更加完整。李登輝早期以農業經濟學者身分在農復會任職時,曾經負責一項臺美合作的「肉牛計劃」,準備培育臺灣的肉牛牛種,但計劃後來突然中止。因此,即使後來離開農復會轉任政治工作,一路當完12年的總統,退休後的李登輝還是對臺灣建立肉牛產業一事念念不忘。
李登輝的養牛夢,最後意外交給軍人出身的王燕軍執行。接下這個任務後,王燕軍開始到處找牛、買牛,後來聽說陽明山擎天崗有日治時代留下來的牛,循線找到飼主。飼主告知,這批牛是日治時期政府單位從日本引進的和牛「但馬牛」,本來放在萬里的官方農場,由他父親負責飼養,日本政府撤退後,牛隻無人接管,父親把牛趕到有大片草原的擎天崗放牧吃草,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陽管處同意牛隻留在擎天崗,但必須有人照料。
從父親手中接手照顧牛羣數10年,老農年紀已大,兒子無意再接管,正愁這些牛的去處。王燕軍深入打聽這些牛的來歷,還親自到萬里山上查訪,找到日治時期官方「大嶺農場」的遺蹟,證明老農的說法後,便將這19頭牛帶回承租場地養牛的兆豐農場。
爲了照顧這19頭牛,王燕軍曾在牛舍旁的貨櫃屋住了3個月,日夜和牛羣在一起,一開始連「牽牛」都不會牽,到後來所有的牛都認得他,給牛吃的苜蓿,他都要親自嚼一嚼,檢查新鮮度、纖維量是否符合標準。他說,臺灣的養牛技術都着重在乳牛,缺乏專業的肉牛養殖經驗,除了向畜牧科系學者討教,自己還要上網研究資料,也從日本找技術支援。…(本文節自財訊600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李登輝籌備生技公司 力推臺灣和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