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突破102項關鍵技術:C919“大塊頭有大智慧”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題:成功突破102項關鍵技術:C919“大塊頭有大智慧

新華社記者胡喆、謝佼

C919國產大型客機是我國大飛機重大專項重點型號之一,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幹線飛機。5日下午,伴隨着飛機發動機的轟鳴和人們的歡呼,它終於不負期望“破繭化蝶”,在上海浦東一飛沖天並平安降落。

機體結構件到機載系統設備,從機頭試驗機尾複合材料應用……十年磨一劍的“大塊頭”C919不僅有38.9米的機身長度和35.8米的翼展,更有反推裝置設計、主動控制技術等102項關鍵技術突破,彰顯了我國航空工業的整體科技實力和“中國智慧”。

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民機創新體系基本建成

C919大型客機機翼顫振計算分析、全機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分析、反推裝置設計、主動控制技術……在C919研製過程中共建成全機對接裝配、水平尾翼裝配、中央翼裝配、中機身裝配和總裝移動5條先進生產線,實現飛機的自動化裝配、集成化測試、信息化集成和精益化管理,一系列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記者從科技部瞭解到,在C919研製過程中,一個“以中國商飛公司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大型客機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形成,吸引和帶動了36所高等院校參與大型客機項目研製,與10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展民機技術研究。至此,我國基本建成“以中國商飛公司爲核心,聯合航空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民機產業體系,引領帶動國內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共同推進大型客機研製。

同時,我國民用飛機科研平臺基地建設初具規模。C919研製期間,我國還建成了民用飛機模擬飛行國家重點實驗、國家商用飛機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民機先進結構與材料工藝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建成了C919鐵鳥飛行試驗檯、綜合航電試驗室、全球快速響應中心、民用飛機數字仿真試驗室等專業試驗機構,基本形成飛機級、系統級、部件級等相關試驗驗證能力,爲我國大型客機研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C919當下所取得的進步,對於中國航空產業而言是一劑強心針,對航空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航成飛民機公司副總工程師唐建中認爲,在過去,製造飛機所需的大部分材料、裝備設備、工具都需要進口。隨着國產飛機走向商用,將極大地刺激這些材料、裝備設備、工具的國產化,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這家公司承擔了C919九成以上的機體結構工作

自C919項目啓動以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航空工業)作爲主供應商,與主製造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大力協同,積極參與C919的研製生產工作。

在項目研製中,航空工業承擔了2項重大試驗試飛任務——C919靜力試驗和試飛試驗、8大部分機體結構的製造任務,佔整個機體結構工作量的90%以上;在機載系統方面,涉及26個機載系統的研製,合作研製了10個主要系統,參與研製7個系統,自主研製了9個系統設備;同時還承擔了大部分機體結構試驗和其他相關試驗工作,航空工業下屬30多家單位數萬名人員參與了研製工作。

航空工業所屬成飛民機、中航飛機西安飛機分公司、沈飛民機、洪都商飛、哈飛、昌飛特種所等多家單位分別承擔了C919飛機的機頭、機身、機翼、翼身整流罩、吊掛等絕大部分機體結構件的研製工作。

據航空工業有關負責人介紹,在C919研製過程中,航空工業首次將第三代鋁鋰合金新材料應用於機身、機翼,在C919前機身、中後機身中,鋁鋰合金用量佔62%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還首次在國內商用飛機上採用自主研發的全複合材料設計製造的主承力結構部段,機體結構向整體化輕量化發展,達到國際同類飛機先進水平。

(漫畫:《鐵雞俠》策劃創意 謝佼,製作 新華社四川分社)

從機頭到機尾、從航空到航天:C919科技成色十足

機頭是C919安裝“大腦”的關鍵部位,不僅是整架飛機的“顏值擔當”,還承擔着安全引航的重責。在鳥撞實驗中,1.8公斤活雞做成“鳥彈”,通過炮管以180米/秒的速度,分別撞擊C919的風擋玻璃駕駛艙頂部,駕駛艙左、右側壁板等,均高標準通過了測試。

據瞭解,從設計開始C919機頭就直接在電腦上以三維模型進行設計,更加直觀、準確。駕駛艙採用寬視窗設計,相比空客A320、波音737客機的6塊風擋玻璃,C919機頭採用四塊大型風擋玻璃,面積近4平方米,爲機組提供了非常寬廣的視野,流線型的設計使得飛行阻力更小。

航空工業成飛民機方面表示,在製造標準上,C919“機頭”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波音、空客的相關標準,首飛可驗證這凝聚中國人智慧的成果。根據首飛及後續試驗,成飛民機將對飛機機頭做進一步的改進。

後機身後段是全機複合材料應用佔比最大的部段之一,平均比例達到60%,包含37個複合材料零件、335項金屬件、379項配套材料和13000多個緊固件任務量極其巨大。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306所航天海鷹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作爲航天企業的代表參與了C919項目,原本預計八個多月的生產時間在海鷹特材公司接手時只剩下了三個月左右。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人員少,這又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這關鍵一戰中,海鷹特材團隊成員展現了航天人特有的韌性與拼勁。他們放棄一切節假日,平均每天工作15到20個小時,有些崗位還需要大家輪流值班,保證機器24小時運轉。正常生產的情況下3個月才能完成的37個複合材料零件,僅用1個月就全部完成。

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認爲,海鷹特材可謂是入行最晚、成長最快,但按時保質履行了承諾,“這是一份完美的答卷”!

(原標題:成功突破102項關鍵技術:C919“大塊頭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