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彩旗飄,成羣結隊的藏族人聚在田間地頭做什麼?
大約在4、5萬年以前,如今的山南一帶便有藏族先民在繁衍生息,這片神奇的“藏源”之地,拔地而起了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誕生了西藏第一塊養育八方的農田。山南的人民對大地有着特殊的崇拜,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春種秋收”的儀式感。
秋季,當田間的農作物成熟,藏族人民便迎來了“望果節”,這個節日飽含了人們對果實的盼望,但在藏語中確是圍繞田地轉圈的意思。望果節並不是一個固定了日期的節日,而是當地跟隨農作物的成熟情況自發慶祝的。
望果節的時候人們穿着隆重先到寺廟焚香,請來佛像或者是唐卡來爲隊伍打頭陣。佛像、唐卡、包裝好的經書、鼓號、彩旗、彩箭等就是盛裝人們的家當。盛裝的藏族人擺起長龍陣圍繞着養育他們的土地招財祈福,所到之處桑煙嫋嫋,沒有參與其中的人們會站在高地或者是路口對祈福的隊伍擺手歡呼。
圍繞田地轉圈的隊伍回到村中,又會參與到衆多慶祝活動中。這些文娛活動包括:藏戲表演、唱歌、跳舞、射箭比賽、騎馬比賽、拔河比賽等,直至黑夜,仍舊觥籌交錯,是農忙前的羣體狂歡。
而在春季,他們也有着獨特的祈福方式,叫開耕節,顧名思義就是要開始耕地了。在萬物有靈的思想影響下,農業的豐收的栽培都得益於神的幫助,春種之時,自然要敬神。與望果節一樣,它沒有固定的日期,而是根據嚴謹的藏曆節氣並且結合區域文化推算而來的。
在開耕前的一天人們會準備好相關物品,除了裝飾自己外,這個儀式還多了一個角色,就是裝飾耕牛。高原的人們對牛的依賴是可以滲透到各個方面的,吃牛肉、喝牛奶、燒牛糞、牛毛編織成帳篷、牛皮製成衣服或者鞋子,遷徙的時候牛是運輸工具,定居的時候牛是農田中的主要勞動力。
人們給耕牛打扮得喜氣洋洋,在開耕前還會給它們餵食糌粑和青稞酒,一來是討好這位出力的夥伴,二來喝過酒的牛更加精力充沛。即使是在如今科技發展迅猛的情況下,很多人家開始採取機械化生產,二牛擡槓的耕作方式也沒有被摒棄。開耕節儀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便是二牛擡槓,男人扶着轅犁耕地,女人在後面向耕好的田地裡灑下糌粑和青稞種子。在“表演”接近尾聲的時候人們會趕着牛讓它們跑起來,飛揚的塵土下是人們燦爛的笑容。
發展農業生產,延續農耕文明,高原的人民營造着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積累着雪域高原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