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胳針》:若陸未採取圍堵 新冠患者將是現有67倍
據「TheLancet」微信公衆號9日消息,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在4日發表一篇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和馮子健教授團隊的衛生政策文章。
該文以大陸目前的抗疫經驗角度,描述了大陸新冠肺炎防控策略與具體措施。
文章指出,大陸當前的圍堵策略取得了成功,基本阻斷本地傳播,但仍需持續實施有力的壓制,才能防止病例再次引發本地傳播。作者認爲,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同時將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或追蹤是極其重要的手段,也是大陸未來抗疫之路的必要組成部分。
研究顯示,COVID-19比季節性流感更嚴重,它的基本再生數(R0)是後者的2倍。季節性流感通常是自限性的,只有1.8%的病患必須住院。但是,在大陸超過一半的COVID-19報告病例出現住院狀況。流感的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io, CFR)約爲0.1%,而計COVID-19的病死率在中國湖北省約爲5.9%、湖北以外爲0.98%。但COVID-19患者在大陸,不論其臨牀嚴重性高低均被要求住院治療,因此,與僅嚴重病例才住院的情形相比,此估計值能更真實的反映疾病譜。專家認爲湖北之所以死亡率較高,是因爲其他地區發現的較晚,大家對疾病已有一定程度認識。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估計,經調整年齡後,大陸全人羣的感染死亡比(infection fatality ratio)爲0.66%。
自疫情初始至今,中國採取了圍堵策略和壓制策略兩種。圍堵策略用在疫情早期,此時病例集中在局部地區,採取圍堵措施可防止疫情向其他區域擴散。該策略就是採積極發現病例,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必要時限制局部地區的人員流動。通過研究模型估計,如果沒有實施這些圍堵措施,中國COVID-19患者數將增加67倍。
文章指出,新冠疫苗前景可期,但仍有失敗的可能性,假使有效的COVID-19疫苗未能成功問世或者需要更多的時間,大陸將與國際合作,擬定有效藥物和治療策略;同時針對病例管理和識別有被感染風險的密切接觸者;以最有效、社會干擾程度最低的方式採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