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賭城”合肥瞄準新能源

有人調侃說,中國戰略性風投機構前三名依次是:全球挖人華爲、搞技術的阿里和“接盤俠”合肥;也有人戲稱合肥是中國的“賭城”。

就是這個資源稟賦、區位優勢並不優異,甚至曾被嘲諷爲中國最大縣城的合肥,如今卻成爲了新能源汽車之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要知道,合肥以前只是一個二線城市,今年也只是剛剛躋身新一線城市,而其他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幾乎都是家大業大財也大,合肥靠什麼與它們比肩呢?

敢“賭”纔會贏

京東方“萬人嫌”時將其扶持是合肥的第一次豪賭。

2005年,京東方5代線上的液晶屏出貨,但5代線生不逢時,動工到量產的時期正是液晶週期低潮的時候,一下子就虧了16億,第二年虧了17億。內憂外患的京東方想要推出6代線來給自己“續命”,但沒有足夠的投資

京東方需要175億的大投資,這個時候合肥拿下了這個項目,拿出一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投給了京東方,甚至爲此停掉了地鐵項目。

如果說合肥接收中科大有歷史進程的原因,那投資京東方就絕對是合肥的眼光精準了。2008年的京東方處境非常危險,在危難之際,合肥挺身而出,此後京東方落戶合肥。合肥對京東方的投資也達到了雙贏的局面,時至今日,全球各地的智能手機、電視等影像設備的屏幕幾乎都有京東方的身影,京東方在合肥的投資超過1000億,若以10倍乘數來算,拉動了合肥萬億的GDP。基板玻璃、偏光片模組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也相繼落戶合肥,一條千億的產業鏈形成。

合肥智能汽車產業向縱深發展,這背後有一條明朗的產業發展邏輯

合肥投資DRAM市場的邏輯同樣鮮明而有效。DRAM是電子產品無以代之關鍵戰略性元器件,2016年,合肥又將目光轉向DRAM儲存芯片的研發生產,當時的DRAM市場蛋糕幾乎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分盡,而中國在這一技術領域尚未起步,對於合肥市政府而言,這一次投資DRAM市場遠比投資京東方更艱難。

2017年,合肥長鑫的項目位列安徽省《關於印發2017年省級調度項目的通知》之中,合肥長鑫的研發也開始欣欣向榮,但福無雙至,美國的禁令讓合肥長鑫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根據公開信息可知,禁令頒佈時,合肥長鑫的32層DRAM芯片研發完成,而64層DRAM芯片還在逐步攻破原有技術難點,之後,合肥長鑫調整研發方向,進入了64層DRAM芯片的研發,並調整原有的架構設計以規避或許會出現的專利風險。

合肥長鑫在製程工藝方面同時進行着兩個10nm級的方案,與三星等巨頭之間的差距已經逐漸縮小。2018年7月,合肥長鑫召開“控片投片總結會”,宣佈正式投產電芯片,這是我國三大存儲器項目第一個宣佈建成投片的項目。

後來合肥長鑫簽約的長鑫集成電路製造基地項目中,有投資額達700億元的空港集成電路配套產業園和空港國際小鎮。而圍繞長鑫存儲,空港集成電路配套產業園佈局芯片設計、裝備、材料、封測和智能終端等上下游產業配套,投資超200億元,這一次抓準時機的大膽投資又使合肥形成了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羣。

合肥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種種措施,都是走的短平快路線,集中優勢資源短期內迅速在某個領域搶佔高位,通過項目孵化,形成虹吸效應,帶動相關產業集聚,進而完善產業生態建設

合肥兩次“賭”贏,自身也隨着這兩次投資帶來的收益而做大做強,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佈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共有15個城市進入“新一線”,合肥和佛山首次入圍新一線城市名單,取代了去年的昆明和寧波。

圖片來源於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新能源汽車領域一鳴驚人

京東方、合肥長鑫所涉及的液晶面板、芯片還有相關產業鏈,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有着或多或少的關聯,如今的合肥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越來越深入。

合肥將“火燒眉毛”的蔚來搶救回來就是典型的一例,2019年,蔚來股價跌跌不休,一度跌至1美元紅線,瀕臨退市,盈利遙遙無期。處在水深火熱當中的蔚來,危難之際甚至沒有投資機構伸出援手,創始人李斌更被稱爲2019年汽車圈“最慘”的人。

轉機發生在2020年,現金流短缺、生死存亡邊緣的蔚來“久旱逢甘霖”,合肥與蔚來簽訂了一筆70億元的股權融資。這次股權融資使得合肥持有蔚來中國24.1%的股權,蔚來持有75.9%的股權。

這也成爲了蔚來實現翻轉的轉折點,度過至暗時刻的蔚來汽車股價如同坐上火箭一般一飛沖天。蔚來股價從2020年最低點的2.11美元/股,最高漲到57.20美元/股,一年之內漲幅最高達26倍,蔚來的市值一度超越擁有百年曆史的寶馬和奔馳。

合肥在去年4月份以70億元的投資吸引蔚來落戶合肥。蔚來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中國總部,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並適時啓動第二製造基地的規劃建設,打造以合肥市爲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

合肥政府希望蔚來中國落戶合肥5年時間內,成爲千億產值的龍頭企業,推動合肥新能源汽車集羣的發展。合肥在對蔚來中國總部的設立以及後續研發與製造基地的建設中給予了全方面的幫助。

除了錢,合肥更看重企業對相關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後續發展的助力,所以搶救瀕臨倒閉的蔚來並非意外,而合肥後來投資江淮、長安也並非偶然,合肥一系列投資有着自身的投資邏輯,也有着長遠的戰略規劃

在一系列的投資當中,在面板和芯片的發展過程中,合肥優化決策機制,決策流程加快,一個項目從接觸到完成投資,最快只需要2個月。去年10月,蔚來中國總部在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經開區塊正式啓用,李斌這樣看待此事:“在短短的幾個月裡,從協議簽署、落戶,再到蔚來中國總部啓動,這樣高效的‘合肥速度’,體現了合肥對打造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全球創新引領能力的決心。”

事實上,合肥不僅僅是考慮優化決策機制,更從政策方面推動了決策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早在去年10月21日至11月20日,《安徽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草案)》面向公衆徵求意見,從完善公衆參與機制、提高專家論證質量、建立決策容錯機制等方面做出了細化規定。

去年合肥市就已發佈《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合肥要建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全國新能源汽車之都。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合肥已經落地50餘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項目,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等的完整產業鏈也已形成。

合肥“鹹魚翻身”,與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趨勢的準確洞察密不可分。藉助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合肥用投資引領產業的快速成長,並在產業成熟後,打通上下游的關鍵節點,實現全產業鏈的覆蓋,進而使產業具有應有的規模

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態勢良好,也可以從與同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的武漢市的對比中看出一二。工業增加值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餘額,表明了是在增長財富還是在消耗財富。在工業增長值方面,從武漢市1-4月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26.6%。而在工業增長值方面,合肥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長速度最快,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這也表示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不斷給社會創造收益。

從合肥市1-4月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5%,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產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光伏及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6.7%、59.4%和59.1%。從省內位次看,合肥市前4個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保持全省第1。

通過合肥屢次投資不難看出,合肥敏銳地察覺到未來市場的風口,制定了適合自身條件的戰略,不斷完善相關產業鏈的上下游,正是這樣的知己知彼,造就了合肥屢次投資中的“百戰不殆”,使其搖身一變成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