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區與十六區的妙處 探尋巴黎最美雙面
巴黎的第十六區,也被稱爲帕西(Passy)區,既是巴黎最大的,也是人口最多的區。它位於塞納河右岸,沿着塞納河從聖克盧門一路向北,一直延伸到戴高樂廣場(曾經的星辰廣場),終於大軍團大街。它被分爲四個區域:奧特尤爾(Auteuil)、被稱爲帕西(Passy)的米埃特區、王妃門(Porte Dauphine)和夏佑(Chaillot)。
十六區在15世紀時成爲貴族領地,第一位統治者是Jeanne de Maillard,她的封號是帕西夫人,而最後一位統治者則是布蘭維埃侯爵Gabriel-Henri Bernard,從1766年起到大革命期間,他正是巴黎市長。長久以來,遠離巴黎市區的帕西區的人口一直都靠奧特尤爾緩慢增長。到了1666年,當時的財政大臣和帕西領主Claude Chahu得到巴黎大主教許可,建造了慈悲聖母禮拜堂,當時還是村莊的帕西這才擁有了自己獨立的教區。不過,帕西區始終是郊區,人口不多,到十九世紀初,也才兩千多居民。1825年,布洛涅森林附近的區域開始被改造爲全新的居民區,也就是後來的王妃門,帕西區逐漸繁榮起來。
如今,漫步在帕西的街區中,你還可以欣賞到許多19世紀的建築。更吸引人的是,這裡並沒有太多遊客,也沒有招搖的精品店,或是住宅底樓一排排鬧哄哄的乾洗店、地產商、理髮店。這兒多的是私立學校、博物館、公園以及各國使館。
典型的十六區高尚住宅區,整條街道都用鐵門攔起,鐵門內則是歷史建築 本文圖均爲Samuel攝
不過,可別弄錯了,以爲這裡只有錦衣玉食、輕歌曼舞。就像巴黎的許多地方,這裡也發生過無數戲劇性的故事。詩人德•內瓦爾在自縊前,手中牽着一條鯡魚,一路走過伯頓大街。此時,他的瘋症已經很嚴重了。勒布朗的《金三角》中,他筆下的俠盜亞森羅平在這條街上冒險。而伯頓大街24號則是一道樸素的小門,它通向巴爾扎克家的庭院,方便作家在有債主上門時逃跑。
在我看來,聖詹姆斯酒店就像是16區的縮影,雖然酒店的名字聽上去有些太英國了。這棟新古典主義建築大樓曾經是一處資助年輕學者的基金會的所在地。走入雅緻的大門,印入眼簾的便是那座寬敞的階梯,保存完好。大廳內還裝飾着斑馬頭、軍鼓、豹紋牆紙……沙發椅的扶手是精巧的法老胸像,運氣好的話,你會發現一隻戴着紅色皮革脖圈的黑貓靜靜伏臥。
聖詹姆斯酒店的正門非常莊重
大樓建於拿破崙三世時期,情調別緻,又有一些小出位。後花園那處帳幕搭起的涼亭別出心裁地做成了熱氣球狀,這是爲了紀念這裡曾經是巴黎最早的機場所在地。
“這兒是百分之八十的古典,加百分之二十的趣味。”這是酒店總廚讓-呂克-羅卡對他執掌的餐廳風格的評論。“布爾喬亞口味主要體現在食材的品質上,比如我們有布列塔尼龍蝦、有法國能獲得的最好的牛肉、鴿子和雞肉。但在菜式的呈現上我們儘量做到輕快和有趣,搭配不同的顏色和質感。像經典的傳統血鴨這樣的菜當然很好,也很漂亮,但如今我們更喜歡一些更輕盈的美食。
在酒店菜園中忙碌的主廚
對於某些人來說,凱旋門之內的巴黎未免太熱鬧了些,不過我倒不這麼認爲。從奧德翁地鐵站一上來,我的所有感官立刻被調動起來:街頭藝術家的樂聲伴隨着人們悅耳的談話聲,食物的香氣(尤其是l’avant Comptoir餐廳門前可麗餅鋪子飄出來的香氣)、豐富的色彩……這些都讓人心馳神往。而當我在l’Ambassade de Bourgogn餐廳裡坐定之後,感官又被手中的一杯葡萄酒給牢牢鎖住。這兒是巴黎第六區,是盧森堡公園所在地方,是拉丁區。
從門外一窺盧森堡公園
塞納河兩岸最早的住宅區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不過,直到十九世紀,這些住宅區纔開始向南擴張,第六區如今的邊界於1860年後定型。如果說第十六區是布爾喬亞區,那第六區便可以被稱爲學者區,因爲700多年來,它都是巴黎文化的中心。巴黎許多重要的作家、哲學家和藝術家都曾在它的街道上漫步,或在附近的學校求學,其中就有著名的索邦大學。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原來的遊客,都愛去聖日爾曼德佩大道兩邊的咖啡館,追尋王爾德、畢加索、海明威等人的腳步。
聖日爾曼大道上的蒙德里安咖啡館
從晨至昏,拉丁區都充滿了煙火氣:盧森堡公園一早便有人鍛鍊,到了晚上,小酒館和酒吧裡又滿是客人。一到週末,聖敘爾比斯廣場便會變身熙熙攘攘的舊貨市場,攤子上的貨物都很值得一看。巴黎的其他景點通常有太多遊客,紀念品店又無聊透頂,還有那些騙人的館子,而這兒的氣氛卻讓人精神一振,各式各樣的玩意兒都別具特色。
塞納河上有無數歷史悠久的石橋,這是第六區的一座
這裡很少有大衆化的點心店,有專門在泡芙上翻花樣的L’éclair de Genie,有日本甜點師青木定治的甜點店,將抹茶和芝麻這樣的日式甜點原料,融入傳統法國甜點製作中。我知道這裡還曾有一家巧克力冰淇淋店Chapon,用作原料的巧克力按照可可豆的產區細分,他家的黑巧克力雪葩加入了朗姆酒和葡萄乾,讓我記憶猶新。
這兒還有舊書店、獨立眼鏡工作室、傘具設計師品牌、專賣酒農香檳的葡萄酒商。總之,在這兒買東西可不是沙裡淘金(想想百貨店大減價的場面),它能讓你每次來都恨不得能有更多時間,好好探索一番。
這裡最特別的一家店,大概算是一家玩具店,專售用鐵皮和橡膠做的玩具。我在店內停留期間,沒有別的顧客。不過我很確信它並不缺生意,老闆告訴我,這家店在全世界的玩具收藏家中都很知名。
玩具店龐大的收藏一角
要好好享受這一切,你並不需要成爲該領域的專家,因爲店主們都對自己的營生充滿激情,且樂於與真正感興趣的人分享。我對於勃艮第葡萄酒的許多知識,都來自於菲利浦,一家名叫l’Ambassade de Bourgogne的小酒館的主人。他的這間小酒館收集了不少好酒,比如用勃艮第桶陳釀的蘇格蘭威士忌、勃艮第紅葡萄烈酒、勃艮第出產的芝士和火腿,這裡還有勃艮第名菜——紅酒燉牛肉,不過,只有在天氣足夠寒冷的時候纔有。
菲利浦曾在諮詢行業工作多年,如今,他迴歸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也就是展示符合他自己品味的勃艮第之美。除去可以買到他親自挑選的一大批葡萄酒以外,他也會舉辦一些主題品酒會,比如品質可以與特級莊相媲美的一級莊葡萄酒品嚐,參加者中既有葡萄酒方面的飽學之士,也有像我這樣好奇的愛酒人。每次看他的酒單也讓我莞爾,不僅僅因爲按杯賣的葡萄酒也經過精心挑選,也因爲甜點的名字,叫“看主廚的心情而定”。
還記得有一次,我一進l’Ambassade de Bourgogne,就看到一箇中年男子帶着一羣20歲左右的年輕人正從酒窖上來。“這不是什麼秘密非法飲酒活動吧?”我與菲利浦調侃。“這個嘛,他們的老師說他們已經到了可以喝酒的年紀了。”原來這是一羣來自一所藤校的大學新生們,正來此接受勃艮第葡萄酒知識的洗禮,因爲他們的老師,碰巧是菲利浦的常客。
花園屋是另一處我常光顧的小館子。顧名思義,它得名於它毗鄰的盧森堡花園。這裡的裝修簡單,也可以說有一點過時,也沒有豐富的菜單能讓人挑選良久,甚至也不怎麼推出新菜式。不過,他家的小牛肝和慢煮羊肩簡直讓人着迷。這兒的氣氛也不錯,即便與陌生的鄰桌聊天,也完全不讓人覺得尷尬。這家餐廳最近弄了一個網站,讓我很意外。因爲他們的客人委實太多,從鄰居到大洋彼岸的遊客,時時將這裡擠得水泄不通。
克里斯廷裡萊斯酒店(Hotel Relais Christine )就位於克里斯廷街盡頭,在入口那一處宏偉的門廊之後,藏着一方開滿鮮花,充滿浪漫氣息的庭院。而且,就像第六區的大多數地方一樣,你越與之相處,越能感受到其中的妙處。這個可愛的前庭並不是全部,在酒店後面,還有一個雅緻的後花園,僅有少數人有機會賞玩。低樓層還保留着聖奧古斯丁大教堂聖丹尼斯學院遺蹟,如今這裡已改建爲水療中心。
酒店的前庭花園相當可愛
這裡還有小酒館l’Avant Comptoir裡從天花板上懸垂下來的菜單,在le Bon Marché百貨商店常有的那些古靈精怪的快閃店。第六區永遠不讓人覺得生硬,這裡有許多充滿樂趣的所在,記得慢慢走,好好發現四周,這裡可是讓伍迪艾倫產生拍攝《午夜巴黎》靈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