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逐“綠”而行,續寫長江經濟帶“生態答卷”

(原標題:【地評線】東湖評論:逐“綠”而行,續寫長江經濟帶“生態答卷”)

陽春三月,萬物勃發。在長江中下游很多地方經常能看到江豚三五成羣、捕食嬉戲的場面,網民都講長江的“微笑天使”又回來了。江豚的數量直接反映了水域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這是黨中央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出發,作出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漁的重大決策的結果。現如今,長江生態變化一眼就看得見:江豚變多了、化工廠變新了、碼頭變美了,岸線變綠了,綠色產業變強了……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我們要久久爲功,堅定不移推進長江生態保護工作,譜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法者,治之端也。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我國第一部流域專門法律《長江保護法》,從頂層設計上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建立起了“硬約束”,其立法理念,制度設計和立法工作經驗對其他流域立法包括黃河保護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用法治力量守護好長江母親河,關鍵要在落實上下功夫、在行動上見真章、在實施上求實效。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全面準確理解這部法律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全面落實法律規定、履行法定職責,切實抓好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確保取得最佳的實施效果。如政府部門可在廣大新聞媒體、平臺登載學習貫徹長江保護法的體會和舉措建議,組織開展長江保護法網上知識競賽活動和“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專題主題黨日活動。非政府組織可組織志願者進行清潔河流、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推動《長江保護法》進校園,樹立師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增強生態文明理念,養成遵法守法的良好習慣,保護長江,從小做起。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發展環境,生態環境保護亟待通過科技創新來破解難題、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當前,我國生態環境新材料、新技術整體處於跟跑階段,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因此,我們需要加強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一方面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創新平臺等措施,推動新材料、新技術的突破與發展。同時,加強新技術與生態環境領域的融合應用,拓展數字生態環保重大標誌性場景應用,聚焦生態環境治理核心業務,謀劃典型單元綜合場景,推動與長江經濟帶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相互貫通、形成實戰能力。另一方面,以智慧化、系統化爲未來創新方向,加倍提高長江生態保護各領域各層級“神經末梢”的效果,在一體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高水平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市域範例大有可爲。在南京就針對12.5米以下的深水航道建設與和暢洲左汊江豚保護協同問題,建立了多要素智慧通航系統,建設虛擬電子航標航道,讓船舶“自動”規避非適航區、生態敏感區,既控制航運了風險,還實現了與江豚和諧共處的生存環境。

另外,推動綠色經濟轉型需要改變人們的觀念和行爲習慣,深刻把握人民羣衆對生態文明建設、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從而增強人民羣衆的主人翁意識。各地各部門要主動融入國家戰略,讓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爲發展優勢,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讓更多人看到良好生態蘊含的經濟社會價值,激發起愛綠護綠的內生動力。例如,湖北宜昌堅決關停污染產業,全力修復長江生態,出現了從“化工圍江”到“江豚逐浪”的可喜變化,生態優先形成共識,綠色發展取得實效;湖北武漢的青山江灘通過十年間改造,先後獲得C40世界城市獎“城市的未來”獎和“魯班獎”,也驗證了長江大保護帶來的綠色經濟帶能提升廣大居民的生活質量,還爲當地經濟注入了活力。更重要的各地各部門還需引導人民羣衆廣泛參與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做綠色生活方式的“行動派”,從“不亂扔垃圾”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踐行綠色的生活方式。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在全社會凝聚起更多守護能量,共護碧水東流結出累累碩果,協力以綠色生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用“含綠量”來提升“含金量”,交出一張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綠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