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怎麼算?

5月27日,工作人員在“一碼貴州數據平臺機房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新華社記者楊文斌

新華社貴陽5月27日電(記者潘德鑫向定傑鄒多爲)日前,在貴陽召開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正式啓動。中國將推動大型數據中心向可再生能源豐富,氣候、地質等條件適宜的區域佈局,以實現“東數西算”。與會專家認爲,“東數西算”對於優化數據中心佈局、推動中國數字經濟和西部地區發展意義重大。

供給失衡呼喚“算力西移”

“數據中心是個‘比特’企業,又是個‘瓦特’企業,既是高新技術產業、‘優等生’,又是能耗大戶、‘壞孩子’。”一名在數據行業打拼多年的大數據企業負責人坦言,一個超大型數據中心每年耗電量近億千瓦時,在東部一線城市數據中心的建設中常會受到地方能耗指標的限制。

記者採訪發現,多地都在規劃、建設數據中心,但數據中心在東部一線城市“擠破頭”趨於飽和,而在中西部一些地區使用率低,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失序發展等問題。

一些東部地區應用需求大,但能耗指標緊張、電力成本高,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度和侷限性大;一些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豐富,氣候適宜,但存在網絡帶寬小、跨省數據傳輸費用高等瓶頸,無法有效承接東部需求。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用戶規模較大、應用需求強烈的節點,重點統籌好城市內部和周邊區域的數據中心佈局,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與土地、用能、水、電等資源的協調、可持續,優化數據中心供給結構,擴展算力增長空間,滿足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

對於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可再生能源豐富、氣候適宜、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潛力較大的節點,重點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夯實網絡等基礎保障,積極承接全國範圍內需後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性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

超大“體量”需更強“底座

據統計,2015年以來,我國數據增量年均增速超過30%;數據中心規模也從2015年的124萬家,增長到2020年的500萬家。

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竹林認爲,隨着全社會數據總量爆發式增長,中國已經成爲全球數據資源大國,成爲全球大數據應用最爲活躍、最具潛力、環境最優的國家之一。

隨着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進度加快,全社會數據總量爆發式增長,數據存儲、計算、傳輸和應用的需求大幅提升,數據中心已成爲支撐各行業“上雲、用數、賦智”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數據中心則是數字經濟的“底座”。浪潮信息聯合全球知名科技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的《2020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

多名參會專家認爲,數據的超大“體量”需要強大算力,也需要更大規模、更高效的數據中心,而“東數西算”可以推進數據中心在空間佈局上的優化和算力上的提升。

“東數西算”已有實踐

近年來,“東數西算”在產業層面已有實踐,三大運營商、中國人民銀行、華爲騰訊等在貴州、甘肅等西部地區佈局了數據中心。在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運營及在建的數據中心達23個。

選址在貴州,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騰訊數據中心負責人鍾遠河說,貴州地處西南腹地、氣候涼爽,爲打造綠色節能的數據中心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且,貴州率先發展大數據,形成了行業集聚效應。

一期建築面積約48萬平方米的貴安新區華爲雲數據中心項目是貴州貴安新區重點打造的12個大型數據中心之一。項目建成後,將成爲華爲全球管理數據存儲中心、全球IT維護工程師基地、員工內部培訓實習基地,可安裝存儲服務器約40萬臺,平均每年還將有1萬人左右進入園區進行全景化實戰培訓、實習等,既可推動大數據相關產業的發展,也能拉動當地服務業發展。

“‘東數西算’帶來數據要素的跨域流動,是實現產業聚集和平衡區域發展的重要路徑。”貴州省量子信息和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潘偉傑說,在西部建設數據中心,不僅能夠創造新型信息消費市場,還能爲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