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核心」之辯:從來都不是代詞和形容詞

文/吳婷 圖/多維TW雜誌提供

巴黎公社爲什麼會失敗?馬克思、恩格斯的答案是「缺乏集中和權威」;蘇聯爲何瓦解?主流說法是民主集中制被棄爲敝屣,「誰都可以言所欲言、爲所欲爲」;遵義會議前的中國爲何亂象叢生?中共的回答是「沒有形成成熟的黨中央,沒有堅強的領導核心」。

歷史一面鏡子,可以知興替、明得失,也可以成爲驗證「核心必然性」的有效工具。中共當下所處的歷史交叉點,以及所面對的「內憂」「外患」,也可以用來佐證「核心」的正當性、合理性。但若將這一概念放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大框架下來看,理解「核心」本身的內在價值意義,可能遠比藉助外部因素來推論更爲妥當、重要。

孕育於民主集中制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因爲「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雖然這是中共第一次以全會公報的形式確立黨的核心,但「核心」作爲民主集中制的一種重要表現,早已存在並不斷被實踐。所以,核心是什麼?存在的價值是什麼?這些被外界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問題,其實都可以在民主集中制中找到答案。

首先,核心從來不是一個代名詞,而是一種制度。在一些人看來,習近平的「核心」地位確立後,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黃袍加身」,可以在很多問題上一個人說了算。殊不知民主集中制是大前提,「核心」不只是稱號,或是對以往的評價,也不只屬於某個人,而是實踐的產物,且早已在中共的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中具有制度因素。

其次,「核心」的功用和目的在於提高行動的能力和決策的效率,而非爲個人加冕,這也是民主集中制的內涵所在。因爲列寧最初提出這一組織原則時,主要的制度設計或是制度要點有兩個:其一是少數服從多數,體現的是民主制;其二是集中制,也就是一旦得出結論,全體成員必須無條件一致執行,否則可能被開除黨籍

如果得不出一致結論,該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由一黨的領袖來作最後的決定。這個最終決定,所有人無論贊成、反對都要執行。所以「核心」所承擔的任務,就是當最高決策機關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無法意見一致時,則由他最後拍板定案

列寧作爲蘇聯的創始者,其「核心」地位的確立,是震撼世界十月革命。而此核心本身價值的體現,則是在季諾維也夫(Grigori Zinovyev)和加米涅夫(Lev Kamenev)的反對聲中,他最終依然決定以武裝起義來進行這場社會主義革命。在十月革命爆發前一夜給中央委員的信中,列寧解釋了原委:「現在正是千鈞一髮的關頭,目前提出日程的問題絕不是會議或是代表大會所能解決的……歷史絕不會饒恕那些拖延時間而延誤戰機的革命者。」

反觀中共自身的經驗,也早在實踐「核心」,且第一次出現是在遵義會議上。當時,會議確立了黨務與軍事由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指揮的領導架構,稱爲「三人團」。具體就是權力集中於三人團,三人意見不能統一時,由周恩來作最後決定。這是在中共文件中第一次出現「核心」的雛形。之後,領導權逐漸集中於毛澤東,並很快成爲中共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領導核心。

行動纔是最大的政治

「核心」確立之後,關鍵還在於維護。如何維護?不是部分官員的溜鬚拍馬,不是中共喉舌歌功頌德式的政治炒作,而是認定方向後埋頭苦幹。用中共的話說,「全黨必須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事實上,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在確立核心的同時,也增加了對領導人「禁止吹捧」「堅持集體領導,任何組織和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任何理由違反」的條文。劃定「禁止吹捧」的紅線,爲的就是避免重蹈「中國夢」「兩學一做」覆轍。後兩者在部分官員和媒體吹捧下,已經淪爲坊間笑柄。而寫明「不許以任何理由違反」,就是明確告知8,000多萬名黨員,維護核心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

聽其言,觀其行。中共在這一問題上的思路,同時也套用在處理不久前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上。在中共看來,如果宣誓時不能做到足夠誠懇、認真,那麼就已經喪失了擔任立法會議員的資格,甚至連再次宣誓的機會都沒有。人們不能指望一個人在一夜之間就可以改變原來的立場,即便樑、遊兩人隨後在口頭上表示了「效忠」,想必也是言不由衷。鑑於此,在香港高等法院作出最終裁決之前,中國全國人大便選擇主動釋法,就是告訴「港獨」羣體,不論法院裁決結果如何,宣誓的莊嚴性都不容被挑戰與踐踏。

同樣需要表達誠懇,且不容許被挑戰的,是對於「核心」的維護與服從。建黨以來,中共非常強調自身作爲先進性政黨的組織純潔性。具體到個人,即黨員自身的純潔性。檢驗標準之一,就是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是否與中央保持一致。

思想決定的是意識,中共提出「四個意識」的原由便在於爲「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領導核心的重要思想基礎」;政治意識在消除政治隱患,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等人拉幫結派留下的教訓殷鑑不遠;而作爲前兩者的檢驗,能否在行動上做到「四個服從」,能否在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內大膽行事,纔是最大的政治。

已發佈的六中全會公報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慄戰書發表於《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中,都用了大量篇幅闡述「核心」之於當下中國的必要性,同時對8,000多萬名黨員敲響警鐘:假如繼續「政令不出中南海」,繼續在黨內搞裙帶關係,繼續將維護核心當做自我保全抑或升遷的工具,曾經自詡的先進型政黨,遲早會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這是蘇聯解體留給習近平的夢魘,也是中共頭頂始終懸着的達摩克利斯之劍(The Sword of Damocles)。由於有這樣的歷史使命感和憂患意識,所以對習近平來說,「核心」這頂帽子並不好戴,因爲需要用實際的政績在實踐中去爭取。與此同時,戴上了這頂帽子後,也並不輕鬆,因爲核心之名並不是權力的累積,而是更多責任的擔當。

從更大範圍來看,在全球右翼思潮盛行的今天,中共卻依然以「核心」爲軸心,進行一場史上最大的「政治實驗」,不能不令世界側目。而這一場「政治實驗」對於世界的衝擊,恐怕也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