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藉融合之名 行統一之實
文/李虎門
自2018年8月中國大陸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再到9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臺灣方面對於居住證的政治效應相當警惕。
官方以陸委會爲代表,在例行記者會認定居住證爲北京對臺「內國化」之作爲;至於民間,也有學界與公民團體輪番召開記者會,紛紛指稱居住證對臺有「被國民化」風險。
面對北京頻頻出招,體現出當今兩岸政治博弈,臺灣處於被動姿態外,不僅「抓不住」陸方對臺思維,更摸不清檯灣民衆的真實需求,也無能提出具體對策,只能一「批」置之。
曾用政治號召應對臺灣問題
當前,中共在兩岸關係走向中逐漸扮演「拉力」角色,該如何解讀居住證,也是現今兩岸社會矚目的焦點。若要細究北京頒佈居住證的思維邏輯,仍須回到今年初的「惠臺政策」脈絡,以及中共總體對臺戰略的演變來理解。
衆所周知,由於兩岸特殊的歷史與現實,決定臺灣問題絕不會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然而,萬事起頭難,中共建政伊始,礙於國力考量,對於解決臺灣問題,大多以「口頭上」進行對臺喊話,像是1951年北京與西藏簽訂《十七條協議》,中共便以此宣稱,成功地處理中央與少數民族的問題。此後,中共多次以該模式作爲對臺政策,企圖說服臺灣與北京進行談判。
接着,1963年周恩來綜合兩岸局勢,提出具體的「一綱四目」,企圖遊說蔣介石「迴歸祖國」,主張只要臺灣同意,除了外交事務外,其餘權力一律保留予臺灣,且北京可援助其一切需要。這套「政治號召」在之後的1980年代,鄧小平亦多次運用,但臺灣始終不爲所動。
1984年中國大陸與英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列出北京對港治理的基本方針,即爲「一國兩制」原則之下,中共確保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原本爲臺灣量身打造的統一模式,反而讓香港先行,但「一國兩制」迄今仍是北京對臺的宣傳賣點。
從文攻武嚇到大舉讓利
鄧小平身影逐漸隱沒後,江澤民主導的對臺政策,可從1999年「兩國論事件」爲分界點,前期「文攻武嚇」(軍事嚇阻),後期則主張「大國關係」(美國施壓);同時輔以經貿交流,企圖「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以通促統」等。但整體而言,北京仍出於「政治」思考起點,更難收杜絕臺獨之效。
胡錦濤接任後改弦更張,寄望透過「社會經濟互動」,爭取臺灣民心。即使中共於2005年推行《反分裂國家法》,看似強勢,但在之後一年內,大陸對臺又至少展現12項柔性作爲,包括兩岸包機直航、水果免稅登陸、臺生學費調降、開放赴臺觀光等,盼藉此深入臺灣經濟、社會層面。
簡言之,胡錦濤的對臺政策在於「大舉讓利」,透過直接施惠於臺灣民衆,試圖影響民意走向,並左右對陸政策。可惜事與願違,大陸釋放的和平紅利反而使得臺獨更大膽激進,又由於國民黨的買辦型政黨屬性,壟斷大陸釋放的經濟紅利,未能在臺灣內部形成普惠體系,臺灣民心不但沒有產生翻轉,反而在這段期間涌現更多的排斥情緒。
重新審視民心向背
觀察當時的環境背景,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顯示,馬英九任內陸續遭受全球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影響,平均經濟成長僅有2.8%,遠低於全球平均3.3%。在如此低迷的景氣中,感覺社會充滿不公、對未來無望的「天然獨」年輕世代成爲社會主流羣體,與兩岸局勢正面對決。
同時,中共對臺改走「大舉讓利」的做法,雖說是「直接施惠於臺灣人民」,事實僅有特定的政黨、工商與民間社團能依此途徑獲利,廣大的臺灣民衆「無感」,雨露無法均霑。
這一切讓絕大多數臺灣民衆,特別是揹負沉重壓力的年輕世代,把不滿情緒詬病於政商買辦集團,以至將矛頭指向當時的兩岸當局。
有鑑於此,中共開始改變對臺思維,往青年身上着力,分別於2015年與2017年推出青創政策,旨在加強「臺灣基層一線、青年一代」交往交流,然而,地方政府無法有效貫徹北京意志,臺青赴陸發展宛如無頭蒼蠅般,無所適從。
直到2018年,中共新推一波惠臺政策,不再奠基於讓「利」攻勢,着以更多細膩操作,給予赴陸臺人同等待遇,且大陸各省市爭相提出相應的施行細則,瞄準臺灣社會現實所需,步步攻心。顯示從北京到地方政府對臺政策的「糾錯」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島內特性北京看得見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過去對臺政策,鎖定身處臺灣的臺灣人,而從今年初的惠臺政策一路到居住證來看,更專注在陸的臺灣人,整體上轉爲更加側重於個人。
如此轉變,莫不與北京更加掌握臺灣社會文化發展有關。首先,在認同上,自國民政府遷到臺灣以來,臺灣人民被教育「漢賊不兩立」,即便到現在,其精神仍深植臺灣社會,加上「天然獨」的興起亦不容小覷。換言之,只要臺灣仍瀰漫着兩種認同,中共投入再多資源在臺灣本島上,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回頭檢視過去對臺政策,更是如此。
其次,臺灣本身是個外向型的經濟體,人才流通海外的頻率極高。尤其,隨着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及臺灣職場環境欠佳,大幅加速人才移動的步伐。根據2018年1111人力銀行調查統計,近四成大學新鮮人想出去工作,至於「最想去工作的海外地區」,以62.53%的中國大陸爲第一,其次則爲美加的48.95%。
基於以上兩項社會文化特質,北京看得很清楚,也明白對臺灣的優勢所在。無怪乎北京將政策對象轉移至赴陸臺人,以細緻的方式,從社會經濟着手,試圖「模糊」臺人在陸的政治界限,猶如中國版本的「大熔爐」。
18碼居住證讓臺人更融陸
平心而論,「大熔爐」一說正被多元文化論者挑戰,若將此說法套用於北京現行的惠臺政策,或許更能看出其中端倪。
過去本刊曾分析,中共要的不是臺灣人認同共產黨及其政治體制,而是鼓勵臺灣青年適應往返兩地生活,讓兩地「界線感」愈趨模糊。
的確,從年初的惠臺政策到居住證可發現,檯面上是給予赴陸臺人更爲便利的生活,同時希冀臺人能夠「融」入中國大陸。就如同外界認爲美國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對美國生活方式與價值懷有憧憬,從而羣聚美國,塑造出一個大熔爐。所以,爐中成員都認同美國人,且不論背景爲何,都以身爲美國人爲榮。但是「美國人」代表的並不是文化或族羣上的意義,而是居住地與公民身份的稱謂。
進一步言之,大陸正在爲臺灣人提供「美夢」作爲誘因,若擁有居住證,使得赴陸臺人感到生活便利性,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假使未來中國夢遠比臺灣夢更易成真,移居者當然多會選擇逐「夢」而居,屆時也就達成中國大「融」爐的目的。
總結來說,兩岸互動模式,以前臺灣總是主張「先經後政」,中國大陸則相對急切於「先政後經」。如今態勢已然翻轉,無論是惠臺或是居住證,都說明北京看準臺灣社會需求,從而發揮中國大陸資源優勢,破除政治與經濟孰先的二元邏輯,走上一條新途徑。換言之,一旦滿足臺灣人的實際需求,提供更優質的生活選項,政治問題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