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官宣:限制跨考!

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今年某211大學突然取消了跨專業研究生的招考,我們孩子大學讀的是工業設計,畢業後想報考農學,一直複習這所大學的資料,突然不能報了。”

對此,該校迴應指出學校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並未取消跨學科專業研究生的招考。“我校重視學科交叉融合,允許考生跨專業報考,但從人才培養的客觀規律考慮,專業跨度太大且無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生難以在規定學制內完成學業,因此,部分專業對少數核心課程有修讀要求是合理的。”

跨考生,被“背刺”?

10月4日,該校研究生院官網發佈了《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和《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招生簡章顯示,該校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備註欄中,對同等學力和跨學科門類報考的考生有另外要求的,考生還需符合該專業的報考要求。

例如,網友所提到的農學門類中,農藝與種業(專業學位)要求跨學科門類考生需在本科階段完成植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等課程學習,併合計獲得不少於2學分纔可報考。

每年考研,對本科專業認同度低或希望通過換專業拓寬學術視野,從而選擇跨考的同學不在少數。但同時,他們也面臨被“上難度”的情況。部分高校明確要求不招收跨考生,例如,《吉林大學2025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明確外國語學院的全日制學術學位、體育學院的全日制專業學位、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等均不招收跨學科考生。

即使沒有明確不招收跨考生,考生們也可能面臨限制前置專業,以及普遍需要加試的情形。去年8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2023年修訂版)》發佈,其中明確報考人員前置專業應與所報考專業領域(方向)密切相關。多所高校隨後官宣教育碩士前置專業要求,限制跨專業考研。同時,教育部在歷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中也一直有規定,跨學科專業報考的考生是否需要加試,由招生單位自主確定。

但需要明確的是,以上種種看起來對跨考生“不友好”的情況並非是因爲學科、專業歧視,而是考慮到對應學科、專業的專業性較強,跨考生難以勝任以後的學習實驗等。此外,“隨着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教育質量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在2022年6月舉行的“教育這十年”發佈會提出,將會在有針對性地、差別化地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對學位授權加強質量控制,提高准入門檻。

提高准入門檻≠拒絕跨考生

跨學科考研意味着“從無到有,從有到通”,其難度可想而知,但近年來,跨考日益成爲重要的升學選擇之一。根據研招網對2019年考研數據的統計,其中只有52%的同學選擇了本專業,26%的同學選擇了跨相近專業,而有22%的同學則跨考到了其他專業。

我國現行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包含學科門類14個、一級學科117個。常說的跨學科考研指兩個階段所學學科不屬於同一一級學科,這同時也包含了跨門類(比同一門類下跨學科的難度更高)的情形,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15名跨學科考研學生進行深度訪談,其中5名學生爲“管理學跨法學”,這就屬於跨門類考研。

儘管伴隨着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對教育質量提出的新要求,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限制跨考,但更多的高校和專業仍持開放態度。例如,武漢大學哲學院歡迎跨學科考生報考,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瀋陽理工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瀋陽師範大學等高校(學院、系部)均明確招收跨學科考生且不加試。

一邊是出於複合型人才培養需要愈發強烈的跨學科“呼聲”,另一邊則是爲嚴格把控研究生培養質量將跨考生“拒之門外”,儘管不經論證與考察就全盤接收並非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良方”,但毫無理由的“關門大吉”也確是“顧此失彼”。

提高研究生准入門檻和拒絕跨考生之間不能“劃等號”。法學教育領域自世紀之交就專門設置法律碩士(非法學),只招收本科專業非法學的本科生,與本科專業爲法學的學生進行分流培養,針對接受專業教育程度的不同,進行有區分度的培養。對具體的學科、專業而言,對跨考生的嚴格考察與分流都是爲了選拔並培養高質量人才。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周葉中曾在《關於跨學科培養研究生的思考》一文中鼓勵和支持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報考,要求各學科專業不得人爲設置門檻,歧視跨學科考生,或者有意將跨學科考生拒之門外。

但現實的困難是很具體的,不管是“理工跨文”“人文社科互跨”“理工互跨”甚至是傳說中的“文跨理”,跨考生們都面臨着龐大的學科鴻溝,在短暫的1-2年的備考時間裡,如何彌合專業、學科甚至門類之間的學習基礎差距,這關乎勇氣,更關乎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