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國民黨人:朱立倫

作者/林永安網路工作者

去年1129國民黨在選舉大敗風雲飄搖的氣氛,有年輕人說,公開支持國民黨比出櫃還需要勇氣。這是朱立倫接手的國民黨。

臺灣,似乎沒有一個政治人物面對處境比現在的朱立倫更惡劣了!1999年的阿扁沒有,他利用國民黨的分裂大玩兩手策略;2007年的謝長廷沒有,當時的民進黨依然有一羣堅定的死忠支持者;2008年的蔡英文當然更沒有,彼時的民進黨是百廢待舉,滿滿的都是「進步」的空間。

但正因此局面,纔可以看出朱立倫,的確和過去的國民黨型政客頗有不同:

其一,朱立倫是第一個會被資方痛罵的國民黨主席。一直以來,國民黨被說成「資方打手」、「去你媽的涓滴經濟學」,而朱立倫所提出的「加薪四法」,被企業領袖痛批,這帶來一種跟過去印象不一致的違和感。當然,以朱立倫的學經歷,那些「違背市場機制」的質疑他不可能不懂。問題是,實際的政治是靠教科書在決定的嗎? 無論如何,不能否認加薪四法增加了勞工與企業議價的能力,這就對勞工有所助益

其二,朱立倫如同是國民黨的柯文哲。柯文哲在臺北大刀闊釜,先砍違建,再減少youbike補助,再嚴抓違停,再對媒體勞檢……這種種得罪人的事,如果是其他臺北市長,可能已經死一百次了。朱立倫雖不真是柯文哲,但他在國民黨內得罪人的事,也值得寫成一部「湯姆歷險記」。衆所周知,國民黨裡面的公公婆婆一堆,人人有背景,人人敢威脅黨;而朱立倫則來個魚死網破,「這麼壞的時候,還差你一個威脅嗎?」智庫的大老請走了,黨工人事精簡了,有爭議黨產歸還了一部分,連馬英九都不敢做得這麼絕。大家終於知道,國民黨顢頇,這八年來沒有改革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馬英九。正因爲馬英九過去的光環遮掩住了國民黨的黑暗,才讓國民黨不需要改革也能夠生存;而當馬英九光環不在時,我們才發現,原來國民黨與社會的距離,比想像中的還要遠。

其三,朱立倫是臺灣政治史上,第一個「可能當選卻不想選」的政治人物。許信良說,「不想當總統就不是政治人物」。選不選得上是另一回事,但從當年民進黨的四大天王相爭,到宋楚瑜脫黨參選,那一個有實力的政客,能夠拒絕這樣的誘惑? 就朱立倫做了。有的人說,國民黨就剩你朱立倫一顆蘋果,你不出來?誰出來?但也有人說,國民黨只剩這顆蘋果,難道還把他砸爛嗎?但是總而言之,朱立倫如果真的想選,他就不該做那些得罪人的事,但他去做了。以往的國民黨,這種人,找不到的。

其四,朱立倫的另一個非典型就是「距離不夠」。朱立倫從政以來,除了擔任行政院院長那八個月,其他時間所有職務都是由選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所以相較於馬英九,或者是那些高來高去的大老,朱立倫顯然多了些「人味」,是真情流露也好,刻意包裝也罷,這表示作爲一個政治人物,朱立倫與馬英九以及大老們是不同層級的。

在臺灣政壇,不分藍綠,對於領導者總有種「張無忌」式的想像;當明教光明頂上被六大派圍攻,人人都準備領便當之時,忽然一個渾小子橫空出世,以一敵N,最後逆轉成功。而這劇情,往往只能在小說裡出現。現實的選舉沒有英雄,有的只是乘勢而起的角色主義者,像過去的陳水扁、馬英九,到現在的柯文哲。

的確,現在的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支持者更是人心惶惶。其實,就算以前,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是支持國民黨,而是支持穩定和平的兩岸政策;也不是因爲我們喜歡跟老共交流,而是現實上,「交流」相較於「對抗」更加有利臺灣。今天國民黨人人喊打,但除非民進黨在兩岸政策有更務實的調整,否則國民黨再次回到民意主流,只是時間的問題。

●作者林永安,網路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大家的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