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確保人才供應 要有膽識處理大學退場
我國第11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於2020年12月23日閉幕,此次大會以「創新、包容、永續」爲臺灣2030願景,以確保人才供應等四大議題爲討論主軸,並達成四項共識:落實國家的人才培育、基礎科研、經濟發展及安居家園;2021~2024「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劃」將據此訂定,以實現臺灣2030願景。
人才是一切之本,國家沒有可用之才,發展必有限;本次全科會以「確保人才供應」爲首要議題,顯示國家現已嚴重人才短缺,人才議題是每四年全科會都談的問題,可惜都缺乏根本解決之道;社會是競爭的,有競爭就有淘汰,我們的教育若是沒有淘汰,學生在沒有競爭與淘汰環境下成長,在校時很快樂,離校後就很悲慘,只會抱怨與逃避;及早使學生們認知離校後社會真相,是學校的責任;此時正是政府加速處理大學退場,重建競爭與淘汰教育環境的關鍵時刻,這是「確保人才供應」的第一步。
1996年至1998年教育部長吳京提出「三條國道」構想,進行教育改革,其中「第二國道」政策,影響甚巨,不僅廣設大學,並將技職專科升格爲科技大學;依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概況統計」大專院校名錄資料,1995年大專院校共有134所(大學25、院校36、專科73),2019年大專院校共有152所(大學126、院校14、專科12);大專院校增加18所,但大學由25所增至126所,院校由36所減至14所,專科由73所減至12所;專科的大幅減少導致產業實作技術人才短缺,而大學暴增五倍以上,又因出生率太低,導致許多私立大學招生不足三分之一以上,2020年已有六所退場,預估2025年有十所,2028年有50所,將有逾萬名教師和6,000名教職員失業。
業界人士常抱怨,學校畢業生的「質」與「量」不符合業界所需,學校的師資、課程、教學、實習等追不上產業變遷;且認爲這是教育部及大專院校欠缺完備教育政策所致,社會大衆也誤認爲人才培育是單方面政府的責任!這種錯誤觀念,也正是人才培育,無法符合業界需求的主因;若社會大衆,能參考、借鏡德國技職教育制度,就會體認這個觀點。
「企業社會責任(CSR)」指出:企業不只是獲利的工具,更是負責任的社會公民;CSR其實不是新概念,在傳統上,中國有「儒商」、西方有「企業慈善家」,可見CSR出現前,企業回饋社會就已存在;企業不是隻替股東創造最大的利益,還要兼顧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從企業內到外,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消費者、社區、國家、與自然環境等。
CSR的實踐首要是價值創造,價值創造系突破環境、鏈結社會資源去創新;創新之源在人才,需要長期累聚、開發、應用及永續發展人力資源才能實踐;培育人才貴在各界共同參與攜手實踐,而非等待,坐享其成;也只有各界共同攜手培育的人才,企業纔會惜才、愛才、用才;人才需求端的業界,若不能共襄盛舉,政府、學校單方面人才教育政策將是事倍功半。
人才培育的效益多爲企業所享有,行政院日前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現尚於立法院審議中,政府期待透過制度創新與法規鬆綁,鼓勵業界協力出資,共同培育國家重點領域所需人才;不幸附加價值率超過50%的半導體產業,募資情況不甚理想,倘若半導體產業都如此困難,實難期待其他重點領域能夠順利推展,此應與業界普遍認爲人才培育是政府單方面的責任,不是CSR要做的事務有關。
人才短缺,只是臺灣教育問題冰山的一角,我們最擔心的是,目前臺灣教育出來的學生,有否敬業道德?學習是否踏實?有否自省能力?目前國民義務教育是沒有留級生的,學生小學至高中12年的學習情境:生活教育,在家時家長不會教、在校時老師不敢教,結果是基本行爲品德、社會同理心、國家社會家庭責任心等,幾乎皆與社會認知脫節。更常聽到的是,當學生進入大專院校後,招生不足學校,是沒有淘汰的,因爲學生得罪不得,教授配合取悅學生。如此教育環境,業界還能視而不見嗎?人才培育貴在各界共同參與,此時是企業跳出來與政府共同攜手實踐的時候。
國內大專院校退場包含院校自行申請停辦與教育部勒令退場兩種,但若期望他們自行解決退場問題,無異緣木求魚,此時需要有膽識的政府,處理大學退場,因此政府應及早規劃成立「行政院大學退場處理委員會」,邀請在臺及回臺有成企業、積極參與退場大學處理,首要法規鬆綁,立法保障與兼顧所有參與利害關係人權益,產業才能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精神,成爲負責任的社會公民,此事已很急迫,應以「五年內達成60所大學退場」爲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