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半導體的典範轉移與產業的購併
半導體產業曾發生過幾次科技相關的典範轉移,最近一次商業模式的典範轉移,正是1987年的臺積電開創的晶圓代工。它一直保持它對行業的承諾-專業代工,造就了臺積電市值創新高。未來是否會再有一波半導體的商業模式革命呢?我們認爲只要市場有足夠的驅動力,隨時可能一觸即發。
在去年(2019)年初時,市場預測半導體市場因供過於求,造成通路庫存激增,衝擊整個市場的供需,使許多市場調查與投資機構紛紛看淡2019年的半導體產業表現。再加上中美大戰不確定性的升高,以及新的科技應用銜接不上,德州儀器公司(TI)爲產業變革開了第一槍。
2019年10月4日,TI就宣佈對美系IC代理商安富利(Avnet)收回代理權,10月7日則進一步宣佈雙雙終止與大聯大、文曄的經銷合作,目前僅剩下美系代理商Arrow還握有TI代理權。以2018年數據觀察,TI約佔安富利10%左右的營收比重,佔大聯大集團約是11.28%,而佔文曄更高達2成左右,已經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營運。
就TI而言,除了2019年半導體市場負成長13%,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外,企業思考如何將利潤提升,這也使得幾大主要代理商等從合作伙伴變成競爭對手。隨着貿易戰延伸出來的在地生產、保護主義問題,半導體分銷行業將帶來觀念上的大革命。此一變革乃供應鏈轉爲生態鏈的革命,預計會產生以下三個主要變化:
類似手機原廠原來都是靠電信運營商、通路商將手機賣出去,但曾幾何時,手機廠開始成爲垂直電商,自己來經營客戶,如小米手機。隨着TI自建的銷售網絡越來越完善,再結合技術與產品爲基礎,將客戶和市場緊密掌握在自身手中。
有鑑於此,結合電商、AI、大數據融合以後,纔有可能由原廠來做好服務,這可能還需要2-5年的時間。不過一旦成功,就會帶動其他半導體原廠的跟風潮。而原廠的直銷模式,改變生態鏈的第一步,則會驅動代理商開啓商業模式的變動,由訊息化帶起的平臺革命,以求生存。
第二,代理商將提供加值服務給原來的競爭企業。
代理商經營的基本要素-倉儲、物流,系統和資金,甚至人才,如何進一步加強這五方面的能力,來加速效率,甚至服務原先的競爭對手,以強化代理商未來的競爭力。
大聯大目前也提供自動倉儲服務給它們的競爭企業,一來它們的競爭企業需要、但無能力在大客戶的工廠旁,建置一自動倉儲系統給客戶。二來大聯大的倉庫也不會永遠滿倉,如果可以提供物流和倉儲的服務給它們的競爭企業,只要夠專業,風險管控又做得好,將是個雙贏的商業模式,有人稱大聯大的方式爲「倉儲代工」,同樣的方式在資金和人才上,皆有可能產生新的生態服務。因爲原廠進行直銷模式,加上零件通路的利潤越來越薄,在IC通路一定會進行新一輪的大者恆大,小廠會逐步消失的產業生態變化。
第三,代理商的聯盟和併購將會是常態。
隨着直銷模式的普及,它將會迫使代理商服務升級、客戶升級,並專注開發新的晶片原廠,如車用、物聯網晶片的IC設計公司。除此之外,併購將會是常態,如IC通路商大聯大公開收購第二大的文曄科技30%股權。
大聯大聲稱此舉是單純的財務操作,是雪中送炭,而文曄則反駁這是經營權的惡意併購,因爲第二大股東(全體董監事)只佔文曄的7.4%股權,再加上大聯大以前的整合雖是你情我願,但事後的人事精簡則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加深的職員對大聯大「奇襲」的不信賴。
這一波的攻防,各有道理,不過有一市場數據,可以說明其中道理。大聯大及文曄在電子產業傳統旺季效應的帶動下,第三季度營收雙雙走高。其中,大聯大第三季營收較上季增長9%,文曄單季營收更創下歷史新高。文曄前三季累計合併營收約2,38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年增率約達27%。如此亮麗的數據卻未轉嫁於股價上,兩家公司並沒有因爲第三季度財報亮眼而股價大漲。反之,文曄的股價從10月7日,TI公告之後,一路下滑,直到11月13日大聯大宣佈以45元收購,纔回升至42元,這也正說明了市場對此事的態度。
綜言之,面對Avnet和Arrow全世界兩大通路商對亞洲市場的節節進逼,半導體原廠的直銷模式,以及中國市場崛起所培養的中國代理商。臺灣代理商爲了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併購或成立控股公司雖然殘酷,但爲求生存恐怕是條不得不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