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智能駕駛是“雲邊端車”四位一體的聯動

(原標題寒武紀智能駕駛是“雲邊端車”四位一體的聯動)

回顧人工智能時代發展歷程,要追溯到1956年,“人工智能”定義在達特茅斯會議上正式誕生。此後,人工智能在發展歷程上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直到2000年以後,隨着摩爾定律芯片技術的發展,以及異構計算的出現,讓整個算力尤其是並行和異構算力得到了長足發展,加上互聯網數據的積累,解決了深度學習的數據和算力問題,讓深度學習步入飛速發展期。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2008年,寒武紀創始團隊成員開始從事處理器架構和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寒武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道福表示,如果說,在傳統工業時代,電力決定了整個工業發展的上限,成爲了當時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源。那麼,步入人工智能時代,則是由算力來決定智能化水平的上限,以此支持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的落地

2016年寒武紀推出的第一代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寒武紀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並授權給了相關手機客戶,最終以最快速度在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上實現了大規模量產

在此後的時間裡,寒武紀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智能芯片產品,按發佈時間看,寒武紀1A(2016)、1H(2017)、1M(2018)、思元100(2018)、思元270(2019)、思元220(2019)、思元290(2020)。

如果按芯片品類看,則分爲智能終端IP(1A、1H、1M);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思元100、270、290);邊緣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思元220)。

截止目前,寒武紀是目前市場上少數幾家全面佈局並掌握雲邊端一體化產品的企業之一,能提供終端智能處理器IP、雲端AI芯片及加速卡、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基礎系統軟件平臺Cambricon Neuware。

近日,寒武紀公告表示,全資子公司寒武紀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擬增加註冊資本1.7億元並引入投資者。除了引進戰略投資者,寒武紀高管團隊將注資,增資對象主要目的是發展車載智能芯片。

本次交易綜合考量了寒武紀中長期發展的戰略需求。行歌科技完成增資後,將加速組建車載智能芯片研發和產品化團隊,並充分利用寒武紀在智能芯片領域已有的技術積累,開拓車載智能芯片相關業務。

行歌科技的車載智能芯片,將集成自研車用智能處理器、車用CPU核(多爲ARM公司授權)等車用計算核心、各類車用外設接口,主要用於處理智能汽車視覺等各類傳感器所採集的感知數據,並根據感知數據的處理結果進行智能駕駛的規劃和控制。

在寒武紀CEO陳天石看來,智能駕駛是一個複雜體系,並非一顆車載智能駕駛芯片就能支持,更多是一個系統性任務,寒武紀把它理解爲是“雲邊端車”四位一體的聯動。

具體而言,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芯片負責汽車本地的駕駛任務;車路協同方面需有邊緣計算芯片,在路側實現實時的採集和低延時傳輸以及信息交互、信息處理的功能;同時,汽車搭載的傳感器,採集的大量數據會回傳到雲端,在雲端進行一些複雜的AI訓練的任務。這些不同應用會需要用到不同尺寸、不同場景的AI芯片。

如果上述芯片未採用統一指令集、基礎系統,軟件平臺將出現體系不兼容,雲邊端車之間的開發是存在壁壘的,客戶將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進行不同平臺之間繁瑣的應用遷移和移植,無法發揮出智能駕駛芯片的最優的性能

因此,陳天石認爲必須要基於統一的軟硬件生態,才能夠充分調動雲邊端車之間的聯動,實現一個高效的開發和應用升級,滿足未來汽車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