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績考察日記:投資看“長跑”還是看“短跑”
如何判斷一隻基金值不值得買?以多長時間爲考察期比較合適?這些是困擾許多投資者的主題。毫無疑問,在公募基金市場中,產品數量衆多、種類繁雜,選擇一隻基金產品進行投資絕非易事。誰都希望買入的基金產品短期就能發力漲漲漲,然而“短跑冠軍”靠譜嗎?
筆者統計,2015年恰逢A股市場的一輪牛市,全年可比的業績在前150名(來源:wind數據)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其在2016年表現如何呢?僅有兩隻還在前十分之一梯隊,其餘均在同類2000多名以後,甚至墊底。
不過,即使經過兩年“過山車”式業績表現的基金,其賺錢能力也難一概而論。在此後的更長時間裡,依舊存在基金的好時候與壞時候,盈虧是否相抵或者能夠賺取超額收益,不如拉長時間維度去審視,可以作爲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中減少遺憾與錯誤概率的方法之一。
通過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成立五年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過去五年的時間裡,單年的業績排名波動都不小。但是如果將時間拉長至過去五年的年化回報,僅有一隻基金在10%以下,最高的年化回報實現37%。同時,在長期的時間維度裡,更有利於投資者根據不同市場行情與市場風格中基金的表現,判斷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以及投資風格,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與相應的市場風格下,有選擇地進行產品配置。
長時間維度的考察,不僅能反映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還能體現其在遇到極端市場環境或風格不利時控制基金淨值回撤的能力。當處於上漲市場時,產品表現是否能超越同類產品的平均水平;當遇到極端市場或是震盪市場時,基金淨值的回撤是否能在同類產品平均回撤以下。或者與基金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相比,是否具備多數時間超越基準的能力。
總之,以短跑成績衡量基金產品表現,選錯的概率不小,不如嘗試用長期投資的眼光,結合個人風險承受力和投資週期,選擇一隻持續帶來穩健回報的基金,或許可以提高投資賺錢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