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醫”2024|跨國藥企減冗餘拓新局:中國藥企潛在機會仍待被挖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在全球醫藥市場的競爭格局中,尚未走出轉型陣痛期的跨國藥企(MNC)依舊處於動態調整。一方面,通過“裁員”“砍管線”“停臨牀”,精減在多元業務上的投入;另一方面,通過各種BD(商務拓展)項目,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凱乘資本創始人鄒國文博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在經歷了疫情時代的狂飆突進之後,全球的醫藥產業其實進入回調和振盪期,各國的醫保支付能力都受到一定挑戰。多種因素作用下,跨國藥企高毛利時代已經過去。處於成本控制角度考慮,不得不進行裁員和戰略重整。”

“尤其對於一些競爭比較激烈,投入產出比可預見不高的管線和領域,跨國藥企也在主動退出;趨向於將研發重點放在投資回報率更高、更加受市場認可的產品管線上。”鄒國文博士指出,“就醫藥產業本身高研發風險的特徵來看,大藥企必須做出類似於PD-1、GLP-1級別的‘重磅炸彈’,才能分攤掉公司前期鉅額研發投入和其他大量的成本,保證公司的持續發展,靠衆多缺乏競爭力的小產品是無法支撐起這些藥企體量的。”

而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醫藥創新能力也已進入全球第二梯隊前列,MNC與中國市場聯繫愈發緊密,其戰略調整持續波及中國市場,本土創新藥企亦受影響,行業生態正在重塑,新機遇與挑戰並存。

交銀國際分析,專利懸崖風險下管線擴張需求激增,疊加重磅品種銷售積累下的充足資金,MNC加速對外合作。隨着中國創新藥管線不斷擴大、與歐美同行間的差距不斷縮小、資本市場波動後資產性價比明顯提升,中國創新藥企也藉助MNC的強大臨牀和商業化資源加速產品全球開發、 最大化銷售潛力,真正實現合作雙方雙贏。

MNC的“減法”

近年來,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融資遇冷,融資總金額進一步萎縮。2024年上半年,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的階段性下行趨勢仍在持續。動脈網數據顯示,交易數量同比下降超2成,但平均交易金額上漲近3成。受季節性差異影響,今年下半年或有回暖之趨,但對於製藥公司而言,降低成本仍是關鍵詞。

據行業媒體Fierce Biotech統計,今年上半年,超80家生物技術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裁員,裁員人數上萬。例如Akari Therapeutics在一季報中宣佈裁員 67%,包括取消某些高管職位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支持公司的長期戰略計劃;Amylyx在4月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藥物 Relyvrio 失敗後裁員了70%。

安永美洲生命科學負責人Arda Ural觀察並公開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歐美生物製藥行業每月裁員約5000~7000人,“裁員通常歸結爲四個主要因素,包括臨牀前資產投資放緩、專利到期、藥品定價監管變化以及個別公司面臨的特定挑戰。”

年末,裁員仍在繼續。11月底,吉利德宣佈新一輪裁員計劃,計劃解僱其位於福斯特城(Foster City)總部的104名員工;12月,諾華宣佈將關閉位於德國和美國的MorphoSys工廠,並計劃裁員約330人。

事實上今年來,拜耳、百時美施貴寶(BMS)、葛蘭素史克、武田、強生等MNC的身影多次出現在Fierce Biotech2024年的裁員追蹤器上。與大批藥企裁員消息同行的,還有管線精簡、臨牀終止等消息的發佈。

羅氏在一季度財報中透露削減6項臨牀項目,包括用於實體腫瘤的camonsertib和belvarafenib等;默沙東在年底宣佈終止開發抗TIGIT抗體Vibostolimab和抗LAG-3抗體Favezelimab;BMS宣佈到2025年底將節省約15億美元的成本,作爲計劃的一部分將削減大約12個項目……

MNC的組織架構調整也波及到中國區域。例如強生中國在11月開啓裁員,規模約20%,主要爲外科部門;隨後默沙東也被曝出在中國市場計劃裁員。此外,優時比中國出售成熟管線,聚焦創新藥;協和麒麟中國通過“中間角色”,將股權出售給維健醫藥。

“歸根結底還是產品力,競爭格局要好,可以預見,在中國市場中,跨國藥企產品必須要有絕對的優勢。產品力如果不足,在和中國企業進行同質化競爭的時候,跨國藥企幾乎不具有任何優勢,相關資產可以剝離重組。”鄒國文博士指出。

而在這一過程中,跨國製藥企業仍需要在保持創新和應對市場變化之間找到平衡點,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MNC的“加法”

據交銀國際測算,未來3年,有較多MNC專利懸崖的風險敞口(按收入計)在20%以上。其中BMS 所承受的風險最大,已到期和未來三年內將到期品種的銷售佔2023年總收入的68%;艾伯維、諾華、阿斯利康、羅氏、強生等也面臨25%以上的風險敞口。

在此背景下,MNC全副武裝應對專利懸崖。其中,創新研發作爲醫藥行業發展的長期原動力,新品種的銷售增長無疑是解決現有品種專利懸崖風險的最有效途徑。但德勤曾在報告中指出,全球研發支出TOP20的MNC的研發效率近年來持續下降,並在2022年刷新了十年來的最低紀錄,研發回報率僅爲1.2%。

這一低迴報率的背後,是研發成本的不斷攀升。據德勤報告,研發一項新藥的平均成本已經超過20億美元,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更是增加至22.84億美元。在此背景下,合作研發或引入管線,甚至是併購資產,成爲不少MNC的選擇。

舉例看,隨着修美樂(阿達木單抗)在2023年交出“藥王”桂冠,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艾伯維今年共累計達成8項合作,總金額超50億美元,合作方包括Gilgamesh、明濟生物等。從交易內容上能明顯看出,其主要核心仍圍繞着自免療法的未來進行佈局。

但醫藥行業的競爭不僅僅是單一的產品或技術競爭,更多地體現在管線或者產品的整合能力上。太平洋證券研報認爲,對於手握充足現金流的大型藥企而言,可以通過併購活動整合管線形成合力,構建在某一個疾病領域的競爭壁壘。

在自免領域之外,近年來艾伯維也陸續通過收購Neurocrine Biosciences、Cerevel Therapeutics等佈局神經科學領域。艾伯維在2024年第三季度年報中披露,神經科學產品貢獻23.63億美元,同比上漲15.6%,已超過腫瘤產品成爲拉動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二支柱。

阿斯利康也通過自研和外延擴張,重心轉向ADC、細胞治療、TCE、核藥等下一代新藥開發路徑。據交銀國際統計,阿斯利康自2023 年以來,共完成9筆10億美元以上的收購/BD,涵蓋多個疾病領域和藥物技術路徑、聚焦早中期管線補強。

在鄒國文博士看來,MNC仍然要聚焦大病種突破,關注腫瘤、減重、CNS、NASH、脫髮、自免等領域;從技術平臺來看,像核藥、新型的雙抗多抗和ADC、小核酸領域等新型分子實體,常常會誕生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希望。

中國藥企的機遇?

MNC的密集調整,儘管動作不同方向各異,但均以期能更迅速地抓住機遇,更靈活地應對挑戰。當下,中國已經成爲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機遇人盡皆知。隨着中國創新藥企研發能力不斷提升,MNC仍持續在我國尋找合作標的。

例如默沙東在今年內已與多家本土藥企達成合作。8月,默沙東宣佈引進同潤生物的CD3/CD19雙抗CN201的全球權益,預付款項達7億美元,里程碑金額爲6億美元。11月,默沙東再次以5.88億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27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獲得禮新醫藥新型在研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獨家許可。

彭博行業研究全球產業研究負責人Sam Fazeli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大多數跨國藥企在進行交易時傾向於尋找一些人體數據,“在中國,生物科技和製藥公司似乎更容易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早期的人體數據,這些數據至少可以觀察藥物的副作用,瞭解藥物在人體內的表現,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初步的療效證據,尤其是在腫瘤學領域,療效更容易被觀察到。”

此外,更有多家本土創新藥企被MNC整體收購。年初,諾華宣佈達成收購信瑞諾醫藥的協議,信瑞諾醫藥整體併入諾華中國;4月,Genmab以18億美元收購普方生物;11月,BioNTech宣佈以8億美元預付款收購普米斯100%已發行股本。

“當下國內藥企融資艱難,IPO路徑受阻,且在可預期的未來一段時間會持續如此。鑑於此,MNC的合作對於國內藥企是不可多得及時雨,也讓行業看到了投資退出的一種方式。同時也證明了只要做出好產品,還是會有人認可和出價的。”鄒國文博士表示。

“當然,跨國藥企鉅額現金在手,雖然有着明確的併購需求,但也一定是等待合適的時機,產品研發風險儘量釋放,買賣雙方的心裡預期差異需要不斷的博弈才能逐漸彌合。”鄒國文博士補充,隨着全球各個管線的逐漸推進,供給端會逐漸增多,而資金提供端可預見的會相對較少。因此跨國藥企作爲買方會更爲強勢,可以多看多選,在等到市場底部,纔是好的扣扳機的時間。

而在面對國內醫藥市場如今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鄒國文博士分析,跨國藥企在華市場銷售端的激進程度將會受到一定影響,重點將會放在政府端(准入)和支付端(醫保);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出現了大量的優質創新藥企資產卻無人投資,反而是跨國藥企藉機掃貨的大好時機,在資本戰略端會更加的積極和活躍。

交銀國際研報也指出,中國創新藥企的潛在機會仍有待被髮掘,“隨着中國創新藥管線不斷擴大、 研發實力屢獲驗證、資產性價比顯著,2023年下半年起創新藥BD出海、收併購明顯提速,預計這一趨勢將在2025年持續。海外藥企的關注重心將轉向創新價值和差異化顯著的更新技術路徑,包括 CGT、小核酸、核藥、雙靶/多靶抗體和 ADC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