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大限逼近/兩大關鍵 加速推進臺版CBAM
臺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何時落實?環境部規劃先從高碳泄漏產品(例如鋼鐵、水泥等)碳排放強度申報開始。專家認爲,蒐集碳成本資料、國際貿易變化是推動臺版CBAM兩大關鍵。
工總多次表示,若臺灣設計碳定價機制,無法對國外進口高碳排產品課稅,無異鼓勵進口國外高碳排產品,呼籲政府應儘早實施臺版CBAM。
中經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表示,各國碳定價不同,碳成本也不同,CBAM是因歐盟已提出將來要成爲世界第一個碳中和的大陸,爲了達標,歐盟對減碳管制逐步嚴格,境內廠商碳成本隨之墊高,在此基礎下歐盟才需做邊境調整。
劉哲良說,各國一定是先從國內減碳工作、碳交易等開始,後續纔會考慮到國際貿易時碳成本不同要如果處理,「邊境調整」前提是本身有碳成本,如今國內喊出臺版CBAM與碳費並進,如何進行有待商榷,若連自身成本都尚未出爐,如何談成本調整?
劉哲良強調,若真的需要做邊境調整,也須掌握所有進出口產品排放數據,所以若都無法全然掌握就談臺版CBAM恐怕言之過早;臺灣現已訂出碳費,就能開始蒐集碳成本數據,未來也要開始蒐集貿易伙伴數據,兩者具備後對推進臺版CBAM纔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