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治國能力從產銷開始
兩大政黨總統候選人所提黃金十年、十年政綱太過夢幻,在此次選戰反不及農產民生議題受到重視。藍綠陣營爲了柿子價格是否1斤2塊錢大打文宣戰,卻未見哪一陣營對水果價崩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其實農業產銷失衡情況由來已久,無論誰主政均未推動制度性改革,還是以補貼、耕鋤、請國軍及機關幫忙促銷或中國採買等應急方式來緩解農怨,缺乏長遠的產銷規劃與價格穩定機制,使得農民每年都要爲價格波動吃盡苦頭。三黨總統候選人若真的關心農民生計,現在就應該拿出具體有效的農業政策,讓社會大衆檢驗。
「穀賤傷農」、「果賤傷農」「菜賤傷農」等情況在臺灣早已司空見慣,現存農產品產銷流程和管道確實有必要進行全面整頓。過去學者專家即一再呼籲國內應儘速建立農產品預警機制,但是從這幾次國內農產品發生嚴重產銷失衡看來,國內農產品預警機制完全失靈,農產資訊掌握確實有檢討改進之必要。
爲有效推動「農產品預警機制」,政府除強制實施申報制度外可以在農業生產初期立即啓動「農產品價格波動監控系統」,採分級制(可參考景氣訊號燈方式)標準值採過去三年平均值,將其視爲正常價格波動;一旦某項農產品產量或價格較過去同期標準值上漲兩成以上時,行政院農委會立即責成各縣市政府相關單位立即成立「預警小組」,密切注意市場與產地價格波動,並透過農會、產銷班等查報系統實地瞭解該項農產品在當地的生產狀況,確實掌握生產動態,並積極找出波動原因,迅速排除讓價格回穩。
若該項農產品平均價格持續上漲,則應立即呈報上級,由行政院農委會召集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邀請相關學者專家共同來進行問題的診斷與研判,並提出必要的應變措施直到價格回穩才暫時解除該小組的運作改由預警小組繼續監控。若該問題持續惡化超過應變小組處理範疇與權限,如需暫時禁止國外相同農產品進口或需從國外緊急進口應急時,則應報請行政院成立「危機處理小組」,進行橫向整合,動用一切可以運用的資源來進行危機管控,縮短各部會協調整合時程,務求在最短的時間讓農產品價格回穩,以平息民怨。
事實上,農產品遭到中間剝削在臺灣也已經不是新聞。只是從「菜蟲」、「米蟲」到「果蟲」,政府高層哪一次不是信誓旦旦要予以嚴懲,最後的結果多數查無實據,不了了之,讓農民對政府一再失去信心。未來國家領導人除了承諾會責成相關單位徹查嚴懲拿出實際績效外,應指示農政機關務必儘速建構完整的農產品產銷供應鏈,縮短中間流程與費用。特別是配合手機、網路宅配、團購等新興產品銷售形態,政府可以輔導透過產銷班運作由農民自己來對生產的農產品進行合理的分級、定價包裝後或上網拍賣或經由販運商來標售讓農民能掌握更多元,更充分,更及時的產銷管道與市場消費價格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反應等資訊,讓農民辛苦耕耘能獲得合理的回報。事在人爲。
社會對當前總統大選氛圍與相互攻訐的負面文宣與做法已有不少批評聲浪。而農業產銷議題正好可以用來檢驗三黨總統候選人及其團隊的治國能力。想坐「大位」就要有解決問題的本事,不要光打嘴炮或盡搞些時髦玩意,畢竟總統選舉不是綜藝選秀不需譁衆取寵。治國應如「如烹小鮮」,請從解決農產品產銷失衡開始!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