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毛鄧青史再留痕──陸出版品 將周恩來捧上天(六)
大陸出版品一再詆譭戴季陶、邵元衝無能,醜化國民黨領導幹部腐化,正所以凸顯周恩來的英明幹練。請看周恩來主持政治部的卓越政績:
(一)建立起政治部的日常工作秩序和工作制度。設立指導、編纂、秘書三股。……明確各股的任務,規定工作細則。制訂對學生、官長、士兵的各種調查表。出版《士兵之友》,每日油印發給學生和士兵。
(二)加強對軍校學生的政治教育。突出地進行兩方面的教育:一是爲什麼要革命?是爲了打倒帝國主義、軍閥和貪官污吏。二是軍民關係,要救國衛民,嚴守紀律。每週組織一、二次對學生的政治講演。舉行政治討論和政治問答。統計學生成績,擴大圖書室,增購書報。創立體育會,備辦各種體育用具。
(三)指導新成立的校軍教導團的政治工作。……規定了士兵的政治訓練計劃,在對學生繼續進行政治教育的同時,擔負起對教導團士兵進行政治訓練的任務。
(四)指導建立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其目的在廣泛地聯合除黃埔軍校以外在粵的各軍事學校中已畢業和未畢業的青年軍人。聯合會以蔣先云爲負責人,出版機關刊物《中國軍人》,到1925年4月間,會員已發展到二千多人。
有如「天之驕子」
經過這樣一番整頓,黃埔軍校政治部的工作很快納入正軌,出現了新的氣象。當時擔任政治部指導股主任的王逸常回憶說:「從此以後,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周恩來同志每日除了用少量時間瀏覽我們爲他準備的報紙剪輯、工作日記、批閱來往函件外,大量的時間都花在找人談話和抓工作落實上。他思考事務周密,處理問題敏捷,原則性和靈活性掌握適度,他經辦的事沒有不水到渠成的」。
周恩來在黃埔,有如「天之驕子」,幾乎所有中共黃埔校友的回憶以及相關著作,都把他像明星般捧上天。請看周恩來首次露面在軍校大花廳演講的盛況:
那天,學生們爲目睹新主任的風采,把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周恩來英俊的外貌和優雅的姿態,使學生們如癡如狂。而抑揚頓挫的音調和引人入勝的內容更不時被掌聲所打斷……。
結論是,周主任的課最能感動人。這是師生們的一致評價。「國內外鬥爭形勢的分析」就是一門百聽不厭的大課,因爲他對國內外形勢瞭如指掌,每次講演都有新意。而且,他的講演博而能約,條理清楚,易於紀錄和背誦。學生們固然喜歡聽,帶隊的長官也經常肅立一旁,靜聽到底。有人還寫了一首《清平樂》來形容他講課的情景:
風而止步,雀兒悄悄顧。
一副和藹笑容,親如浩蕩春風。
自周恩來執掌政治部之後,黃埔島上的政治氣氛便日趨濃厚,各種政治講演頻繁舉行。周恩來除了邀請不少著名人物給學生進行各種題目的演講外,自己也經常親自上臺。「他演講的風格是以精密、分析見長,廣徵博引,以理服人,很能吸引學生。後來黃埔左右派鬥爭最激烈之時,有些中派人士十分焦急苦悶,他們甚至希望周恩來多上臺幾次。因爲只有他演講時,即使最狂熱的右派份子也洗耳恭聽。將周恩來演講比喻成菩薩說法、口吐蓮花是不恰當的,但的確有使虎豹歛爪、鳥獸無聲之功效」。
相對於前面對戴季陶、邵元衝兩人的描繪,真是愛憎分明,極盡美化與醜化之對比。論周恩來在黃埔的表現,簡直完美得無以復加,令人歎爲觀止。相形之下,戴季陶、邵元衝則幾乎是一無是處的天壤之別了。
五、結語
誠如上述,有關黃埔軍校史實之失實,或誇張,或被扭曲之處,以及論述國民黨領導人物之失真,或抹黑,或醜化之處,均不勝枚舉。筆者在此,無意責備某位作者或某個單位,因爲這無異是大勢所趨的時代悲劇,亦是某種「成王敗寇」歷史法則的推演。筆者更無意對所有呈現出來的問題作全盤檢討或辨正,而只願藉此提出三點淺見,以就教於海內外專家學者。
第一,吾人論史,應儘量設身處地,以當時情境爲主要考慮因素,而不宜以事後的主觀價值判斷做論斷,更不宜以後見之明的回憶來臧否人物或顛覆歷史。以攻擊蔣介石「反革命」爲例,試問在俄國顧問聯手操作下,中共當時籌劃倒蔣運動,企圖分裂國民黨,借國民黨的殼去孵共產黨的「小雞」,最終則要消滅國民黨,以蔣介石的立場,他能袖手旁觀或束手就縛嗎?
第二,國共軍事對壘或從事思想鬥爭,已超過半世紀,如今雖不能完全「相逢一笑泯恩仇」,但至少應跳脫各自黨派立場,放下意識形態的包袱,不要只想美化自己,醜化對方,更不必強分你我,而應以黃埔軍校爲整體,強調它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的地位,強調黃埔將士在北伐和抗戰期間的重大貢獻。
第三,歷史要往前看,更要從大處着眼。處身二十一世紀的史學家,更要有此胸襟和氣度。歷史要推陳出新,隨着時代的推移,不斷的做出新的解釋,不要炒冷飯,更不必拘泥於過去。但要做出新的解釋,除了個人超脫的史觀外,新史料的發掘配合,更不可或缺。在此順便呼籲,擁有當年黃埔出版刊物(例如《黃埔月刊》、《黃埔潮》、《中國軍人》、《青年軍人》等)的機構,早日將這些一手材料整理出版,以深化黃埔軍校史的研究,讓更多具創見、富新意,而且重要又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源源不斷涌現,這纔是兩岸紀念黃埔軍校創立八十週年最有意義一件事。
(原載《近代中國》第160期,2005年3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