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調課綱刪連橫「通史序」 連勝文嘆:學生很迷惘

連勝文曾祖父連橫的〈臺灣通史序〉可能將被取代。(資料照/翻攝自連勝文臉書粉絲專頁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108課綱修訂欲刪減高中國語文領域所讀的文言文比例,且更換高中三年須讀的經典古文,將重點放在臺灣本土題材作品,更以〈赤崁筆談海船〉取代連勝文曾祖父連橫所着〈臺灣通史序〉,然而課綱是否會再修訂,須待教育部27日開完課審大會後纔有結論

教育部27日召開課審大會,審議高中國語文領域,是否把文言文比例從最多45%至55%降低到30%,同時把推薦選文從20篇減成10篇?而網路票選出的10篇古文是否真的將取代以往的經典作品草案一出,即引起正反兩派論戰,因此課審會結果如何備受外界關注。

〈赤崁筆談:海船〉被擬爲108課綱的必讀經典古文之一,然而文章內容卻備受爭議;該文以200多字文言文詳細紀錄桅木、船的各構造與功能通商時的船員組成與職責船上部分名稱命名等,但是內容瑣碎像「出海一名、舵工一名、亞班一名」等流水帳段落也不少,讓人質疑該篇文章文采不足,無法成爲經典好文。

〈臺灣通史序〉爲連勝文曾祖父連橫所着,是臺灣人第一次完成的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著作。文言文風波延燒,連勝文提起,他到校園演講時,最喜歡以〈臺灣通史序〉中的「篳路藍縷 以啓山林」來形容臺灣人的精神

連勝文認爲,「篳路藍縷 以啓山林」不論是用來形容現今絕大多數本省族羣先祖、也就是當年從唐山過臺灣,勇闖黑水溝閩南客家先民,或是形容21世紀,帶着一臺筆電,拉着一個小行李,勇闖世界各地,開拓市場臺商,都可以極爲貼切的描述出臺灣人奮鬥不懈的精神!

然而,連勝文也說,在分享這篇文言文時,他看見臺下有許多學生表現出迷惘的眼神;他覺得,如果臺灣的中學課程中,沒有適當的文言文教育,那未來臺灣的年輕人,恐怕不只是與中國古典文學,或中國的歷史文化逐漸斷線,可能也無法理解許多有關臺灣的歷史文獻,大概也無法去體會許多用閩南語發音,極爲優美的臺灣古典詩詞

到底爭議大的〈赤崁筆談:海船〉是否真的將取代連橫的〈臺灣通史序〉呢?恐怕也只能等課審會的審議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