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舉行研討會 共話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
4月17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在京舉行研討會。總製片人劉國華,導演張永新,編劇龍平平,演員於和偉、張桐等主創團隊代表與行業專家學者一起,圍繞劇集創作中的經驗和作品的藝術創新、核心表達、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探討,就如何以新穎視角和形式呈現黨的成長和發展歷程,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尋找全新表達方式等議題展開討論。
《覺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爲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爲故事主線,通過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衆多歷史人物的思想交鋒,以及在這段時間內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的重大改變,藝術再現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宏大背景。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表示,《覺醒年代》努力實現了藝術創新和審美上的新發展。其中,宏大敘事、紀實手法、史詩風格是革命歷史題材的基礎風格,而《覺醒年代》在此基礎之上,又加入了細膩的個人感情和創新。會上,多位專家提到了劇中出現的“隱喻”表現手法,將動物入畫,以車轍、長城作爲歷史文化背景的特別符號,通過棗樹、風沙等寫意的方式傳達歷史之韻……即便是十幾秒一閃而過的空鏡,都可挖掘出創作者對歷史最深沉的表達。
《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說,“《覺醒年代》以大量象徵手法,讓鏡頭語言和人物的內心世界互相呼應,蒙太奇手法的反覆運用、光影配合得十分考究……這些創新讓歷史史實與藝術營造渾然一體”。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道新認爲,《覺醒年代》在視聽層面創造出的藝術感召力,與劇集引發的觀衆讚歎,一起形成了當下中國文化景觀中的“覺醒”現象。
堂堂正正講好歷史故事
張永新在現場談及創作體驗時表示,在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這一創作原則的基礎上,要進行堂堂正正的宏大敘事,“《覺醒年代》反映的是從1915年到1921年期間的歷史大事件,包括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建黨,這些都是已經寫進中國的歷史。我們有這個責任,堂堂正正地把這段故事講出來。”
張永新提到,首次看到劇本時,自己真的是幾度熱淚盈眶。該劇播出之時,也都讓很多很多網友感到“淚目”。劇中不少片段也在社交平臺引起了廣泛傳播。如“南陳北李”相約建黨,陳獨秀(於和偉 飾)看着荒野上的流民痛哭流涕,他拉着李大釗(張桐 飾)說:“守常,我們得建黨。” 另一場讓廣大網友“淚目”的片段是陳獨秀目送兩個兒子去法國勤工儉學,兩個少年遠去背影,和多年後遍體鱗傷、英勇就義背影交替呈現。
“我們劇組有個‘95後’的工作人員,這場戲看一次哭一次。我就問她,這個故事你已經瞭然於胸,是什麼感動了你?她說是精神。”張永新說,“能夠讓年輕人感動的精神是什麼?我認爲是愛這個國家、愛這個民族的大愛與大美。這就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精氣神。”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也在會上同樣提及了這段劇情,“該劇以人爲中心寫重大歷史事件,人物都很有質感。我看到很多年輕人都在討論,劇中對人物的刻畫非常有感染力。”
尋找重大題材創作“方法論”
《覺醒年代》自播出以來始終保持高關注度,並在青年羣體中引發不俗反響。劇集豆瓣評分9.2,被網友瘋狂催更。作爲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能夠在青年觀衆羣體收穫認可其實並不容易,現場專家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以此總結出一個可供同類題材作品參考的創作方法。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文藝評論家李準認爲,《覺醒年代》之所以能夠在觀衆間產生廣泛共鳴,與使用大量藝術描寫,通過生活化、個性化方式表現故事的創作手法密不可分。他表示,藝術細節是作品的血肉,思想衝突是骨架。“《覺醒年代》立起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和播出效果的又一個新的高地。它以人爲中心,以人物性格的碰撞來推動劇情發展,成爲整個戲劇衝突的最高潮。它對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那段歷史整體把握上,對那段歷史形式和精神課題的整體把握上,尤其是救亡和啓蒙這兩大時代主題相互關係的把握上,用藝術的方式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呈現。”
“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理應努力呈現思想的魅力和精神的力量,秉持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陸紅實表示,藝術感染力和美學創新是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獲得成功的關鍵,加強組織統籌是推出更多優秀同類作品的重要保障。“如今,時代和觀衆對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預期,也爲創作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