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業如何提高成功率?企業家、科學家這樣看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很喜歡科學家來做企業CEO,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又說,只要科學家當CEO的企業,就絕對不會投資。那麼,科學家究竟是不是適合做企業的CEO呢?”

在近日由長江商學院舉辦的“擁抱2035‘科技X商業’新年峰會”上,長江商學院戰略研究副院長、新生代獨角獸全球生態體系研究中心主任滕斌聖拋出上述問題。

對此,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給出的結論是“如果科學家不能做全職(CEO),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他認爲,從技術、工程到商品,前沿技術的商業化轉化的週期很長,至少5-10年,期間企業CEO還要經歷各種“錘鍊”和跌宕起伏。此外,商業化成功的企業家往往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悟性。所以,科學家做CEO難度大,非全職且缺商業錘鍊難以成功,孵化器模式或可提升成功概率。換言之,讓科學家做科學家的事,將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權利交給市場。

“中國人有時候會看長做短。舉個例子,某個科學家整合資源的能力很強,他在技術轉化的過程中,把樣機搞完了,繼而將產品賣給其他企業,由此實現產品的商業化。這樣的案例不乏存在,但不足以說明科學傢俱備了企業家素質。企業家的本質在於能夠將工程資源和對商業的敏感有機整合,並進行不斷地創新迭代。”王田苗說。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創始所長王中林持相近觀點。站在能源領域基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他表示,原始創新是需要花很大力氣的,需要多年沉澱,需要科研工作者保持興趣和好奇心。但科研人員同樣需要具備“轉化”意識。儘管不是每個科學家都能成爲CEO,但應該鼓勵人員和資本的整合,找到科學研發和市場需求的“連接點”,並對青年科學家創業給予充分支撐,給予他們和企業、和資本對話的機會。

王中林將科學研究分爲四個層次:第一是起源性研究;第二是從0到1的基礎性研究,比如蒸汽機發電、基礎電磁感應現象等;第三是應用研究,比如如何優化光伏發電中的效率問題;第四是把技術變爲產品,把產品變爲商品。

“既然我們發明很重要,那麼,爲什麼不能變成能源界的新質生產力呢?”王中林表示,科研人員投身創業浪潮時,需迅速轉變思維,紮實做好市場調研工作。

美籍華人科學家、曉龍基金會董事長曾憲章認爲,與幾十年前相比,當下國內科研人員創業的環境及所面臨的挑戰發生了顯著變化。回顧來看,對於最初一批迴國發展的海歸博士來說,他們當年大都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去大學做教授,二是去大公司做工程師。彼時,支持科學家創業的外部環境還不充分。

在他看來,經過二三十年發展,目前國內各大高校都開有MBA班,市場上有數百家風險投資公司。但新冠疫情之後,國際和國內經濟還在恢復階段,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科學家創業的核心困境在於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當前國內很多行業企業面臨產業佈局的重新校正,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

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曾憲章給出兩點建議:一是企業家應該擺正心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以來,國內國外都處於一個順風順水的創業環境,“跳海創業”的成功機率遠大於失敗機率。而當下,創新創業的外部環境逐漸迴歸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企業家會遇到颳風、下雨,甚至地震、海嘯,不能再抱有“躺着幹就可以成功”的僥倖心態;第二是企業家必須“修煉內功”。面對資本市場融資收緊,高科技產品迭出,只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方可獲得市場青睞。

當一項科技創新成果被商業利用,意味着它的價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但相較於創造過程中的研發投入,創新成果的歸屬性卻相對較弱,且複製成本低。要想進一步激發科學家創業,長江商學院院長李海濤表示,我國仍需健全對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科學家創業,最重要就是保護自己的IP(知識產權)。如何保護?一方面有賴於制度健全;另一方面,也需要創業者在投資技術的同時,投資於人,給予核心科研人員相應的創新回報。”

此外,從投資角度出發,連界董事長、由新書店創始人王玥還提到,當前,天使輪投資受資本市場環境影響存在提前退出的可能,應推動科技與傳統產業結合、科學家與企業家合作,面對未成熟技術要與科學家持續探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