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瑟珍看臺灣】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 走過三代人「篳路藍縷 以啓山林」
海拔1,800公尺的天地眼步道。(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旅奇傳媒/記者-張偉浩】臺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表示,這一次嚴峻的疫情3級管制的措施,讓臺灣的衆多行業尤其是觀光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看好臺灣這一期特別報導杉林溪浴火重生的故事,希望帶給困境中的觀光同業信心與勇氣。921大地震牽起杉林溪2代經營者與我的情誼,當時我是觀光局的副局長,分管災區的紓困與振興。921的地動山搖中斷了進入杉林溪唯一的道路,受困當地的300多名遊客,無人傷亡,在獲救時主動捐出身上所有的現金給杉林溪重建之用,點燃了經營團隊心中重建杉林溪的第一個火苗,加上一百多個員工的不離不棄,更 堅定了第二任董事長陳昭坤照顧員工家庭走下去的信念。
杉林溪重建之路長達4年,因爲十個月後又來的桃芝颱風讓崩坍的隧道修復困難重重,在這段期間陳董事長①說服股東增資5000萬做重建經費、②不惜抵押房子幫員工繳納勞健保、③進行杉林溪生態物種調查。
漫長的4年,杉林溪沒有絕望,反而積累了智慧和力量,復園後陳董事長確立轉型自然教育及生態旅遊,從姑丈陳昭坤手中接棒的第三任董事長劉瑞都更是戰戰兢兢,延續祖父及姑丈的人格風範,「信任和諧」是風吹雨打下公司的支柱,不斷的學習進修則是成長的不二法門,如今的杉林溪已修練面對新冠肺炎的功力,一年4季各有巧妙,賞螢、賞花、觀星讓好山好水不無聊。去年更創下開園有史以來的新紀錄,深信在劉瑞都董事長的擘劃下,團區更新改造暨推動溪頭阿里山觀光纜車的計劃會逐步實現。
▲臺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 圖:旅奇週刊/提供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旭日東昇。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廖福麟/攝
歷經921大地震的洗禮 內化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最好的功力
臺灣自然旅遊的發展大事紀中少不了一塊瑰麗的地方,那裡叫做杉林溪,英文名字叫做Sun Link Sea,猶如陽光照拂着綠海,那意境好美,是一種令人心靈悸動的美,一種五感豐富的饗宴,一個臺灣旅客暢聊旅遊經驗時,最無法忘懷的 地方。也是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走過三代人的勵志故事。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1971年由創辦人劉安定投入開發,首創由民間集資 9000萬元開闢公路先鋒的案例,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第三代董事長劉瑞 都表示,第一代創辦人是爺爺劉安定,在經營伐木業時,發現旅客最愛登山健走的熱門路線「溪阿縱走」,是從杉林溪徒步走到阿里山,沿途景緻山光水色,讓人不禁想要尋幽探勝。爲了讓登山客有個安全的旅程,便集結地方人士開發森林遊樂園區,期望成爲登山客的中繼站,更是旅客心靈寄託的終點站。
劉家三代一路走來「 創業難艱, 守成不易」。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20餘年辛勤經營的事業一夕化爲烏有,面對遙遙無期的重建之路,第二任董事長陳昭坤讓員工留職停薪,以度難關。由於前兩代董事長的兢兢業業,爲事業立下良好基柱,劉瑞都總謙虛地說,前人已經種好樹,他只是做好守成的工作,即便現在遇上新冠病毒的衝擊,園區也恪守政府的防疫措施,就算是幾百頃的幅員,也將人數控制在4千人左右,讓旅客有適當的安全距離,也會立告示牌提醒旅客在室內空間戴好口罩、勤洗手。
劉瑞都強調,2020年旅遊解封之際,6~12月旅客破新高,面對第二波的新冠 肺炎疫情襲擊,其實他們早在921就累積了經驗,過往園區賺錢之後,就將利潤全數分給股東,面臨天災人禍、資金週轉不靈,就變得不堪一擊。因此,1.加強財務管理、2.資金籌措應用、3.成本控制,成爲他們面對新冠肺炎時最好的內功,加上員工都是草創時期一起共體時艱奮鬥的夥伴,在工作調度、教育訓練上,都維持給員工最佳安排,強大的向心力,也成爲彼此最強後盾。雖然目前園區暫停營業,杉林溪也在空檔時間盤點老舊設備的汰換與維護,並不斷的維持園區曝光度,期望在開園之後,旅客再度來訪能有煥然一新的感受。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第三代董事長劉瑞都。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位於海拔約1600公尺,屬於溫帶季風的天氣,夏季年均溫爲20℃。終年可見雲霧繚繞,30多公頃的自然生態林相、花卉,晨曦雲海、蟲鳴鳥叫、流水瀑布,讓旅客終年都能沐浴在芬多精之中,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鬆瀧巖瀑布。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石井磯壺穴。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劉瑞都表示,園區裡的自然景觀多元,有鬆瀧巖瀑布、天眼步道、千古紅檜、壺穴地形—石井磯等,還有一年四季都盛開的各種花卉,讓旅客每個季節來都能有不同的視覺感受。像是春節期間的鬱金香、椿寒櫻、3~4月的牡丹、暑假期間的繡球花、入秋轉紅的楓葉,或是變葉樹的水杉、落羽鬆,以及跟林務局承租土地,長期規畫的「銀杏林」,創造出黃綠紅的繽紛的「彩色森林」意象,讓林相變化更有層次,成爲臺灣獨樹一格的森林遊憩區指標。
▲3月盛開的椿寒櫻。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11~12月逐漸轉黃的水杉景緻。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杉林溪歷經921大地震的無情摧殘,唯一連外道路斷垣殘壁,重建之路一走就是4年,但4年來劉瑞都沒有停歇,除了開始照顧鹿谷自家的茶園,從氣候、土質研究到茶葉的烘焙等都有涉獵,更特別邀請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彭國棟先生深入園區,調查出山林裡擁有的天然資源,花費了3年調查下來,發現杉林溪擁有全臺灣最大面積的臺灣杜鵑、稀有的水晶蘭,以及能在夏秋冬不同季節發光的螢火蟲,與花季串聯起來,旅客可以同時賞花賞螢,進而成立第一家民營企業的自然教育中心並獲得認證,成爲最獨家的賣點。
▲紋螢發光景觀。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劉瑞都除了發展陸地觀光,更把腦筋動到了天空,購買了15臺天文望遠鏡,並請來專業的解說員,在飯店6樓爲住宿的旅客提供星象免費導覽,也間接提高了住宿率,留住旅客。劉瑞都也笑着說「這樣旅客就不會覺得南投晚上好山,好水,好無聊」。此外,劉瑞都也將環境教育變成一個3天2夜的套裝行程,除了住宿用餐之外,還能讓旅客藉由自然教育中心認識這裡的生態,進一步瞭解如何保護與維持,賦予教育意義,吸引相當多的親子、三代同堂的旅客參加,每年約規畫暑假18梯,在3月推出很快就搶購一空,相當熱門。
▲天蠍人馬銀河觀星。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前、中、後期園區改造計劃 打造溪阿觀光纜車藍圖
杉林溪發展至今已經有完善的旅遊規劃,劉瑞都總是把目光放得更長遠,希望 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所謂的「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就是這個道理。劉瑞都指出,早期建築沒有考慮未來的發展性,只要有地方住就很好,但隨着時代的發展,自己前往歐洲旅遊取經,發現杉林溪的自然景觀完全不輸國外,但是建築卻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於是他也規劃了前、中、後期的改造計劃;前期是將自然教育中心發展成「長住型養生村」,讓年長的旅客可以Long Stay在大自然中享受退休生活。中期則是將木屋區改建成「樂活別墅」,目前已經整修3棟,旅客反應好,也陸續改建其他5棟,並規劃空地增建。長期則是將主題會館改建成「星級旅館(城堡飯店)」,讓杉林溪更有一番異國風味。
▲ 杉林溪大飯店外觀。 圖: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提供
其他硬體設備更新與園區再造,在他心中也有宏觀的藍圖。像是與逢甲大學產學合作,邀請建築系的學生髮想改建元素,並由建築師將花卉中心變成中海拔最美的溫室花園,預計在2~3年內可以完成。以及在園區接駁車與公務車全面使用電動汽機車,減少污染讓空氣更清新。
此外,最大的目標就是搭建杉林溪與阿里山觀光纜車,讓沿線景點均可用環保又舒服的纜車來連接,就可以改善假日該地區滿山均塞車的困境之外,也能走訪輕鬆多樣景點,包括自然景觀千人洞及日據時代留下來的柳杉林、40~50年代旅客回憶很深的眠月神木,或是可以看到玉山日出的鹿屈山,以及921地震堰塞湖—水漾森林,無論從交通或是觀光角度來說都是偉大的發展。劉瑞都表示,這些長遠的計劃,有可延續到下一代才能執行,但期望在代代相傳之下,杉林溪能猶如浴火鳳凰般不斷的蛻變,不斷給予臺灣以及國際旅客不一樣的風采。
(本文由《旅奇傳媒》TR Omnimedia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