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短劇“風口”尤需良性引導

原標題:價值取向不夠明晰 消費模式易生陷阱(引題)

老年短劇“風口”尤需良性引導(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邱偉

近來,老年霸總劇在微短劇領域異軍突起,很多爆款作品的關鍵詞都是“閃婚”“豪門”“50歲”“保姆”一類,在俘獲大批中老年粉絲的同時也引發不小爭議。對於這一新生事物,有關專家和法律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應該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促使其規範化、精品化,實現良性發展。

專家解析

引發爭議的根源在於格調不高

有數據統計,今年9月的微短劇熱力榜前十名中,老年微短劇佔據三席,其中《閃婚老伴是豪門》是目前老年微短劇賽道的現象級作品,累計正片播放量超5億次,爭議隨之而起。反對者認爲,老年人沉迷霸總甜寵故事,令人不適。而支持者認爲,偶像劇裡年輕人可以愛得死去活來,難道老年人就不配有“瑪麗蘇”幻想?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注意到輿論的分化,“大家莫衷一是也很正常,因爲中老年甜寵劇是有一定幻想性的短劇。中老年羣體對情感的想象一直被邊緣化,原本就處於社會的所謂灰色地帶,現在這些需求從灰色地帶‘走’出來了,會有很多人感到不習慣。”

從“假靳東”風波,到短視頻博主“秀才”“一笑傾城”走紅,再到老年微短劇成爲爆款,近年來關於老年人的網絡熱點不時引發輿論熱議。張頤武分析,這個觀看羣體以50後、60後和部分70後爲主,他們與當下年輕人成長的時代環境不一樣,年輕時錯過了很多,“實際上就是一些願望、一些想象、一些浪漫的想法沒有得到感性的滿足,心理需求在年輕時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現在長期被忽視的需求終於被發現、被看到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在他的觀察中,中老年人的這些需求首先在直播和短視頻的平臺上被放大,現在又轉移到了微短劇賽道,成爲一種新的創作趨勢。

在張頤武看來,觀衆看“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集但不會真到生活中去找“霸道總裁”,針對老年人制作霸總微短劇算不上“圍獵”,更稱不上“詐騙”,只是說面對龐大的市場,有製作方精準挖掘了老年人短劇消費的潛在需求。不過,在價值取向上缺乏引導,是這類短劇誕生之初在創作上的一個遺憾。他指出,老年微短劇引發爭議,根源就在於沒有達到很高的格調,作品水平參差不齊,“期待在這個新賽道中,能夠出現既滿足中老年人情感需求、又能讓人向上提升的精品佳作。”

律師建議

探索“適老化”微短劇消費模式

老年微短劇火爆,隨之而來的還有老年人沉迷問題,有老人看劇上癮,不知不覺花費近萬元。如何讓微短劇服務於老年羣體,又不至於讓老年人感覺“被坑”?

當下,微短劇已進入備案時代。今年6月1日起,微短劇採取分類分層審覈辦法,未經審覈且備案不得上網傳播。記者瀏覽各平臺發現,目前上線的微短劇都標註了“播出平臺簡稱+網微劇備字”的微短劇備案號。打開付費頁面,一些平臺還標註了“未滿18週歲未成年人應在監護人監護、指導、同意下進行付費充值、付費觀看等相關操作”的警示提醒。不過,幾乎所有付費頁面都把付費金額轉換成了“K幣”“珍珠幣”等虛擬幣,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選購微短劇的具體花銷,還有平臺自動勾選“開通自動連播”選項。種種對老年人不友好的頁面設計,可能會形成付費陷阱。

北京廣衡律師事務所主任趙三平表示,市面上的短劇往往採用前期免費試看、後期收費的形式,這是一種正常的商業模式。但關鍵在於,老年人往往對網絡付費操作一知半解,尤其是繁瑣複雜的付費模式,可能會讓老人在稀裡糊塗的情況下產生高額費用。

趙三平認爲,我國正在加快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權益保護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完善移動互聯時代的法律法規。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關於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去年11月廣電總局還提出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覈細則》,從制度層面對微短劇作出規範,幫助微短劇行業良性發展。

趙三平建議,平臺可以有針對性地提供老年版App,讓消費條款和退費渠道更加便捷透明,或者設立監管賬戶對老年人觀看短劇的支付流程進行管理,還可爲老年人設置親情賬戶,讓家人清晰知悉老人的花銷用處。同時,進一步發展社區老年服務事業,組織老年人學習基礎網絡知識,爲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法律宣傳教育和法律援助,強化老年人的防範意識。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