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家庭的娃要好好讀書,讀好大學,進好公司”,有點不贊同了
聽沒聽過這樣一句話:老實家庭的孩子,就更得好好讀書,好好學習,考好的大學,畢業後進到好的單位工作。
年輕的時候,覺得這是一種PUA,是父母讓孩子好好學習的一種說法而已,並不懂其中的深意,人到中年,經歷的事情多了,閱歷多了,人生的道理懂了,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內涵,再後來,又覺得這種人生的態度是不是太絕對了?
越往上走越文明
小學的時候,男生們還在一起打架鬥毆(在村子裡上的小學)。
小學的時候班裡有兩種女生容易被霸凌,一種是學習差的,還有一種是家庭條件差的。
看吧,人從小就會看人下菜碟。
學習好的被老師重視,淘氣的孩子不敢去打擾。
家庭好的被家長重視,校內校外,淘氣的孩子都不敢惹,惹不起家長。
初中的時候,我經過選拔,進入到但是的實驗班,絕大多數同學進入了鄉鎮中學,學校環境更惡劣了。
學校開了兩個快班,兩個快班的學生也算是披上了一層保護膜,普班的學生……看個人生存能力吧,打架鬥毆時常發生,各種反面應有盡有。
那個時候偶爾回到家聽到人們提及的鄉鎮中學,就有一個感覺:社會都比這所學校要安全。
吃了多少苦頭,忍受了多少心理上的掙扎,如何一點點被同化,或者是一直被踩在腳底下,大概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真正的理解吧。
我個人就是完全進入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這裡都是好學生,這裡都是被重點保護的對象,這裡的學生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學習。
沒有任何不文明的現象出現,同學之間和諧有愛,文明相處。
之後也一直是如此,初中畢業進入當地最好的高中,高中畢業進入到大學。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認可越往上越文明,但是不代表沒有黑暗,只是我們太膚淺,沒機會觸及吧。
那個老實的小學女同學現在如何了
很久之前回到過小時候生活的地方,遇到了一個老同學,一個特殊的老同學。
她老實本分,一聲不吭,上課被老師打,下課被同學辱罵。
她成績倒數第一(一直墊底),母親殘疾常年臥牀。
她每天走進校門得用多大的勇氣啊,她每天都帶着哭腔,到現在都能回想出她被老師暴揍的場景,因爲特別簡單的一道數學題,她怎麼都不會惹惱了脾氣暴躁的數學老師,當場踹翻倒在了盛滿水的紅水桶裡,衣服瞬間就溼了,那可是冬天啊,她利索地站起身,繼續捱揍,眼淚流着,卻沒有哭聲。
那一天她是如何忍耐下來的,褲子上衣都溼了一大片,我們無從知道,可是她就是忍耐下來了,而且下課還要忍受淘氣男生的霸凌。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窒息又絕望。如今那個女同學外表上早就沒了小時候的痕跡,說話很大聲,短時間內也觀察不到更多的細節,因爲也實在是沒有共同語言。
值得開心的是,糟糕的童年經歷並沒有毀掉她,她還是按時長大了,我猜她的媽媽一定是個內心非常強大,內核非常穩定的女人吧。
不同圈子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爲什麼要讀書?
總得有個理由,才能真正讀得下去。
“有的人想離開農村。”
“有的人想找個好的工作。”
“有的人是被迫讀書學習,壓力來自父母。”
原因很多,不管是哪種原因吧,都可能帶來正向的動力,成爲人生道路上的明燈。
可是人到中年再回頭看,會發現,圈子不一樣,處理問題的方式真的不一樣。
一個人身處某種環境,要麼被同化,要麼堅持自我然後走出,要麼堅持自我然後遍體鱗傷。
而那句“老實家庭的孩子要好好讀書”,源自第三種,這是一種現象。
不過老實家庭的孩子如果沒有讀書的資質,自然也能活下來,那就是要適應環境,要被同化。
千萬不要小覷了人類的適應能力,適應了,慾望和現實在一定程度上並軌了,就感受不到痛苦了。
是否要讀書,還是得看個人的資質吧
老實家庭,也沒有必要對此深信不疑,沒有必要砸鍋賣鐵也得供孩子讀書。
而至於孩子能否一直讀下去,考上好大學,對於很多家庭的孩子來說,真不是父母說了算的。
方向給了,願景給了,至於結果,還是得孩子自己說了算。
我個人在一定程度上相信開篇的那句話,是最好的人生走向,可是也不要加上那麼多“絕對”,讀不好書,也有出路,讀的好書不能百分百有出路,要看個人如何選擇,如何堅持。
人生本就有多條路,留有餘地吧,不要再用“砸鍋賣鐵”這個詞了,也不要把這股子勁頭都用到孩子身上了,他(她)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