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 《初學者的冥想書》1,古老的冥想藝術

冥想和正念是不是一樣的,經常會有讀者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核心取決於你理解的冥想和正念是什麼?二者的關係如何。

冥想,英文meditation(又被稱爲禪修),英文的詞根是medi(拉丁前綴,醫,醫學),所以冥想本身就是蘊含對人所經歷的苦痛、煩惱醫治的含義,而如果你所認爲的冥想特指對苦的止息,那麼或許會蘊含正念(mindfulness)。

而如果理解的冥想只是古老的瑜伽術,或者僅僅是通過音樂、頌鉢、瑜伽體式讓自己身心放鬆,那麼或許二者會有不同。‍‍‍‍‍‍‍‍

本質來說,如果你所瞭解的方法或修習的內容,是引導你通向智慧和解脫自在的生命探索,培育友善、慈悲、喜樂的心,那麼就是一致的。如果只是爲了追求平靜、喜悅、放鬆,而忽略內在世界的探索和發現,或許需要重新審視。

《初學者的冥想書》作者是內觀禪修大師傑克·康菲爾德,西方最受歡迎的內觀禪修大師,哲學博士、作家、心理學博士。擅長於將禪修思想與現代心理學結合,他告訴我們如何以簡單明瞭、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呼吸、走路、吃飯開始,逐步將冥想融入自己的生活。試着掌握這些冥想的基礎技巧,你將在這樣的過程裡逐漸發現——自身所蘊涵的改變生命的力量。

(僅爲分享,建議購買原版書籍)

目錄

第 1章 古老的冥想藝術

第 2章 爲何冥想

第 3章 冥想,從實踐中獲益

第 4章 冥想一:觀呼吸

第 5章 冥想二:觀全身感受

第 6章 冥想三:觀情緒

第 7章 冥想四:觀念頭

第 8章 冥想五:寬恕

第 9章 冥想六:慈心觀

第 10章 冥想七:食禪

第 11章 冥想八:行禪

第 12章 冥想與社會責任

第 13章 冥想的日常練習

(週一、五連載)

第1章 古老的冥想藝術

在《初學者的冥想書》中,你將讀到那些最爲簡易、普遍的冥想練習,如“正念”與“慈心觀”。

是否真正的佛教徒、是否恪守東方典禮儀式,這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掌握該如何冥想並憑藉它切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這纔是重點所在。不妨花些時間讓自己靜下來,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可以更加慈悲、更有覺察力地活着。而冥想可以滋養這份內在潛能,並讓它在我們的生命中綻放。

好的冥想練習有很多種。若要配得上這個“好”字,則必須有助於修習者發展對身體和感受的覺察,對意識和內心的覺察。無論選擇哪種冥想方式,關鍵在於作出選擇之後,就該堅持到底。若想學會彈鋼琴,就必須付出足夠的時間勤加練習,每天花上幾分鐘遠遠不夠。冥想同樣如此。彈琴也好,冥想也罷,任何一門重要技能的掌握都要求我們擁有耐心、堅持不懈,展開系統的學習。

所以,擇出與自己相應的冥想方式,然後開始練習吧!務必堅持每天練習,若有老師指導當然再好不過,尋找共修團體也是不錯的選擇。在不斷修煉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漸漸具備了朝當下敞開的能力。久而久之,耐心與慈悲也會與你同在,你終將能全然地敞開自己,接納當下所發生的一切。

《初學者的冥想書》會將最重要的基礎方法呈現給諸位,即“正念”(有覺察的冥想),又稱內觀(vipassana,這個巴利文詞語的意思是“如實看待事物的原貌”)。它是東南亞地區擁有最大受衆的冥想方式。這項方法尤其注重覺知,旨在培養我們對一切經驗及時的覺察。

之所以在書中介紹這樣的冥想方式,是希望能幫助你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所有領域,並向你們展示,如何讓慈悲的療愈之光照耀更多人(當然包括你自己)。修習正念的重點在於向內關照,而非專注於觀想佛陀、神靈、一束光、一根蠟燭或是那些神聖的句子。正念能讓我們發現如何在行動中依舊擁有一份寧靜,哪怕是最尋常的經驗——吃飯、走路、接電話,都一樣能成爲修行。如此一來,冥想就不僅僅是偶爾爲之的練習,而是一種存在方式,與日常生活的每一刻同在。

哪怕境遇再糟糕,我們也能全然地活在當下,這就是正念的力量。艾倫·沃茲這樣描述生活的藝術——既非心不在焉,亦非緊抓不放,而是敞開心胸,接納一切,對每時每刻保持高度的敏感,將它們視作全新且獨一無二的。

冥想就是懷着好奇與溫柔進入我們的生活,探究如何獲得覺醒與自由。我們儲存着許多關於自己的信念與看法,總是不停地告訴自己——我想要什麼?我是誰?聰明還是善良?而這些看法通常來自於別人,我們將之內化並據此生活,卻不曾審視它們的侷限性。冥想就是去探究新的可能性,去喚醒我們自身的潛能,發展我們的智慧、愛心與慈悲,讓我們能夠更全然地活着。

①艾倫·沃茲(AlanWatts),1915年生於倫敦,英國哲學家、作家和演說家,深受吠檀多哲學與佛法的影響,最爲人所知的成就即將東方的智慧與藝術引介到西方,著有《禪之道》《自然、男人與女人》等書。——譯者注

第2章 爲何冥想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在佛陀開悟不久之後,他在漫天風塵的路上邂逅了一位旅人。在旅人的眼中,這是一位英俊不凡的瑜伽士,身上蘊藏着驚人的能量,他忍不住開口詢問:“您看起來如此與衆不同,到底是誰?天使還是天神?”

佛言:“既非天使,亦非天神。”

“或者您是諸天神祇中的一位?”

佛言:“非也。”

“那您是哲人還是巫師?”

佛言:“都不是。”

“好吧,您是人嗎?”

佛言:“也不是。”

“那您究竟是什麼?”

佛陀這樣答覆他:“覺者。”

“覺者”二字,道盡佛法精髓。“佛陀”本是梵語,意爲“覺醒之人”,即成爲一個了悟生死本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

冥想並不意味着我們必須成爲佛教徒、禪者或靈性之人,它僅僅是邀請我們喚醒自身的覺醒潛能。或許正念、活在當下、慈悲和覺醒,這些都是我們坐在蒲團上冥想時的收穫,然而,這種覺察力將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予我們以饋贈——編程、打網球、做愛、在海邊散步、聆聽周圍的一切。事實上,覺醒與活在當下是一切藝術的核心。

那麼,我們的覺醒指向何處?佛家給出的答案是“法”。在梵文與巴利文中,“法”這個詞所指的是宇宙的真理,即宇宙法則,也包括對這種法則的描述。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完全可以立即發現“法”的存在,這一般若智慧與我們共同呼吸,隨時隨地都能被發現。

所謂覺醒,並不是說坐在那裡,等待腳踩祥雲的神祇、靈性啓蒙或是靈魂出竅的美妙經驗降臨。唯有放下妄想與記憶,回到當下一刻,我們纔有可能發現名爲“法”的宇宙真理。只消做到這一點並保持細緻的覺察,我們就能於生活的每一處發現法的特徵。

“無常”乃是冥想中“法”所顯露的第一個特徵。《金剛經》中有這樣的句子:“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越是安靜,越是仔細觀察,你就越能了悟:自己所見的一切皆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

一般而言,似乎我們所經驗到的一切都是穩定不變的,包括我們的性格、周圍的世界、情緒和念頭。這就好比看電影,從本質上來說,那只是銀幕上光影的閃爍,我們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若你能觀察得更仔細些,就可能發現電影其實是一系列靜止的畫面。先是一幅出現,然後是幾不可察的細小間斷,再是另一幅出現。

生活亦是如此。萬法無常,變化不居。一切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看穿這一點並不需要多少禪修基礎——你能讓某種情緒一直持續下去嗎?生活裡又有什麼始終不變?

這就引出了“法”的第二個準則。一切想要事物停頓於此、再不改變的執着,都只會給我們帶來失望與痛苦。這並非上天的懲罰,而是事物的原貌,是如萬有引力一般不可否認的事實。哪怕我們對事物的某種狀態再執着,也無法阻止它的改變。生命是一條河流,萬事萬物皆在變更,若想緊抓什麼不放手,我們將蒙受更多的苦難與失望。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當我們開始領悟這一自然法則,也該意識到有必要作出改變了。最好多多培養“無常的智慧”——所有事物都處於變化的過程中,不妨跟隨這種改變,接納事物的不確定性。冥想能教導我們如何放下,如何安住於變化之中。一旦得窺“無常”的真諦,明白執着會帶來更多的苦楚,我們就會意識到,放鬆與放下才是生活的智慧。我們也將意識到,在這一場生命之舞中,利害、得失、譭譽、苦樂皆是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放下並非意味着漠不關心,而是以更加靈活、明智的方式予以關懷。

在冥想之時,不妨帶着一份關愛、一份尊重,將注意力放到身體上。當我們拋出這樣的問題:“身體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能夠看見它的成熟、衰老、染病乃至死亡。冥想能讓我們直接感受身體的狀態,緊張、疲憊或是活力四射。有時我們的感覺很好,有時卻彷彿受了傷;有時感覺很安靜,有時卻很焦慮。在這樣的冥想中,我們終將意識到,自己並不真正擁有這具身體,只是在其中暫住一段時間罷了。

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這段時間內它都一直在變化。頭腦與內心亦是如此,它們不斷地在希望與恐懼、悲傷與喜悅中起伏。若我們繼續冥想,就可能領悟希臘奇人佐爾巴(Zorba)所言的“滅頂之災”。與其陷在趨樂避苦的困境中,不如去挖掘內心的力量:它完全有能力容納這一切,而我們也有能力更加全然、自由地活在當下。苦也好,樂也罷,一切都將過去,一切都會消散。當我們明白這一點,就能發展出內在的那份堅定。

因此,冥想是爲了洞悉生命的法則。覺醒要求我們將注意力從奔騰不息的思維和念頭上拉回,轉而放在身體與感覺之上。不妨觀察身體與大腦的運作模式,然後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與之建立關係。而這一內在工作的核心,是對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的身體、大腦和內心時刻保持覺察與專注。此即“正念”,一種心無旁騖且值得尊崇的專注。

對我們生活的所有領域,憑藉靜坐所發展出的正念都將有所助益。若在吃飯時運用,你會聽見各種聲音在飛舞,肚子說“飽了,不能再吃”,舌頭說“水果太美味,讓我多嚐嚐”,眼睛說“那兒的甜點我還沒試過呢”。或許媽媽此時會說:“先把盤子裡的東西吃乾淨。”憑藉正念,你可以聽見內在各種不同的聲音,也可以以全然地覺察去聆聽自己的感受——所有愉悅、不愉悅和中性的經驗。你會逐漸領悟,無須爲痛苦而恐懼,亦無須執着於快樂。“事情應該如何”,這種信念往往會限制我們,而冥想會讓我們明白,趨樂避苦既無法帶來平和,也無法帶來幸福。事實上,它們終究會改變,不以我們的意願爲轉移。緊抓自己所喜歡的,推開自己所厭惡的,這樣的做法只會招致更多的苦楚。

冥想有助於我們發展對身體和感受的覺察,一種自然、敞開、不帶任何評判的覺察,不妨逐漸將這種友善而開放的覺察帶入一切心智活動。我們得學着去理解並信任無常的法則,那意味着如實地看待世界的原貌。如何讓這一切與慈悲、善良和智慧相聯結,答案會在過程中自動浮現。

感謝您願意花時間來進行正念閱讀

祝您平安,幸福,喜悅,自在!

也歡迎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夥伴

如果你也想放棄自我的偏見和喜惡

放手讓生命本身來執掌人生之舵

亦即臣服於生命‍‍‍‍‍‍‍‍‍

歡迎加入正念練習和交流的羣組

擁有更多覺察、發現和調整的能力

(請註明申請加入正念小羣)

內容引用: 傑克·康菲爾德/文, 唐唐/譯 ,編輯小樂

聲明:圖片只爲分享,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