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拒聲色 嘉慶奉行禁慾主義

木蘭圍場。(新華社資料照片)

每次出巡路上,只要遇到百姓攔轎喊冤告狀,他一定停下來,細細詢問,批示有關部門迅速辦理。他說,老百姓敢於攔御轎,一定是有比較大的冤屈,我再勞累也要及時處理。東巡盛京時,他甚至還親自審問民案,爲百姓做主。

解決人口問題,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發展工商業,嘉慶皇帝卻毫不猶豫地掐斷出現在他眼前的任何一根工商業之苗。然而,其實康雍干時代除了鼓勵墾荒等傳統型政策外,已經在東南沿海某些省分採取了一些富有近代性內涵的新政策。

堵死勞動力出路

雍正年間,中國人口壓力最大的地區之一是東南沿海福建和廣東兩省,爲了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雍正解除了南洋貿易之禁。於是,華商前往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當時爲荷蘭統治)的貿易,在閩廣等沿海省分重新興旺起來,從而解決了與外貿有關部分人口的生計,同時亦帶動了東南沿海地區外向型手工製造業的發展,吸納了部分過剩人口。

乾隆在雍正的基礎上解除了廣東的礦禁,讓民間力量可以開採銅礦,也吸納了部分剩餘人口。廣東解除礦禁,標誌着清代國家產業政策具有某種嶄新意義的一次重大調整,其影響遠遠超出廣東一省。

十八世紀初期,中國閩廣地區在人口壓力下最先出現解除海禁和礦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看作尚處於農業社會的中國,迎向工業文明的一抹熹微曙光

如果嘉慶能在雍正乾隆的基礎上繼續解放思想,這一抹曙光也許會演變成朝暉。然而,嘉慶帝是堅定的禁礦者,穩定是他心中的頭等大事,他在這個問題上是毫不動搖的。

嘉慶四年(一七九九年)四月十九日,宛平縣潘世恩和汲縣人蘇廷祿,向地方官要求在直隸邢臺等縣開採銀礦。這個事可不可辦?皇帝說,開礦不是件小事,需要聚集衆人,經年累月。而以謀利之事,聚集遊手之民,聚衆鬧事,勢在必然。即使是官方經營,也難以約束這麼多人,如果聽任一、二個老百姓集衆自行開採,更是非常危險。皇帝還說,朕廣開言路,不是要開言利之路,國家經費自有來源,怎麼可以窮搜山澤之利呢?

結果,潘世恩、蘇廷祿這兩個人,以開礦爲由,思謀其利,實屬不安本分,俱令押送原籍地方,交地方官嚴行管束,不許出境鬧事。給事中明繩竟然把這樣不合規矩的事上報給朝廷,明顯是受了這兩個人請託,希望事成之後,分肥利己,實在卑鄙,也必須嚴加懲處。

凡事以穩定爲最高目標,導致嘉慶做出了這個錯誤決策。這一決定,是對雍正、乾隆時期新政策探索的開倒車,它堵死了大批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加劇了社會動盪。

最有人情味的皇帝

如果綜合評價,嘉慶帝可能是清代帝王,甚至中國曆代皇帝當中私德最好的。他是個禁慾主義者,不給個人享受留一點空間。甚至到木蘭圍場圍獵,都完全是「遵守祖制」的需要,而不是因爲自己喜歡打獵。他嚴格按照先祖們定下的時間、路線,一點也不走樣,打上兩件獵物,就立刻趕回去看奏摺,絕不因景緻優美而多耽擱一刻。「慾望」在他看來是最危險的東西,他的一生,從沒有被聲色、珍玩、不良嗜好所迷惑。

他也是清代除了康熙以外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他的心地確實很善良,也很善於用小細節表現自己的愛心和溫情,營造自己「親民」、「仁慈」的皇帝形象。

每次出巡路上,只要遇到百姓攔轎喊冤告狀,他一定停下來,細細詢問,批示有關部門迅速辦理。他說,老百姓敢於攔御轎,一定是有比較大的冤屈,我再勞累也要及時處理。東巡盛京時,他甚至還親自審問民案,爲百姓做主。

他待人非常平易。有一年提督湖北學政楊懌回京覲見皇帝,正值酷暑,皇帝正揮扇不止。一見楊懌進來,皇帝立即將扇子放在一邊,非常詳細地向他問起地方上的種種情況。雖然汗出如雨,浸透紗袍,皇帝卻再也沒拿起扇子。因爲按體制,大臣在皇帝面前不可以揮扇,所以皇帝寧願與大臣同甘共苦。楊氏晚年回憶錄中寫到此事時,仍然感動得痛哭流涕。

嘉慶皇帝的心非常之細。親政不久,他就下詔說,乾隆皇帝曾賜一些功高的大臣們紫禁城騎馬的特殊待遇。然而,滿漢大臣有所不同。滿洲蒙古大臣平常習慣騎馬,漢大臣卻很少會騎馬的。所以,他特意下旨,規定享受紫禁城騎馬待遇的漢大臣,特別是那些年邁力衰或體弱多病之人,可以乘車到紫禁城。

甚至在他最粗暴的一次表現中,仍然含有溫情的成分。雖然他對洪亮吉的奏摺十分惱怒,但是在洪亮吉被關進刑部大牢後,他不忘專門派太監到刑部,傳達一句「讀書人不可動刑」,讓刑部善待這個政治犯。這句話讓洪亮吉感動了一輩子。在他去世後,朝中大臣們無不對他充滿懷念。

嘉慶皇帝深得乾隆皇帝真傳,生活起居,如同鐘錶一樣精確,在位二十二年,沒有一天不早起。往往天還沒亮,他就已讀完《實錄》,開始秉燭批閱奏章。他事事躬己總攬,早膳後召見大臣,往往多達十餘人,爲了批覽幾十件奏摺,常常忙得忘記吃午飯。遇到外出巡視,則更要早起數刻,提前把一天公事辦完。在勤政這點上,嘉慶頗有祖父雍正皇帝「工作狂」之風。

自擔任皇子期間,便養成了每天大量動腦的習慣,工作已經成了嘉慶帝王生活中的第一要務,一天不辦公,不理政,他就渾身不舒服。嘉慶中期的某一天,他早起參加一個祭祀典禮,典禮完成後才上午十點鐘,他決定回乾清宮接見大臣,不料一問御前侍衛,侍衛說當天沒有官員請求接見。皇帝有些懷疑,一問軍機才知道本來是有幾名大臣要奏事,可是睿親王考慮到皇帝參加典禮已經很累,加上天氣十分炎熱,爲了讓皇帝節勞,所以私自把他們的引見順延到第二天。

嘉慶皇帝知情後勃然大怒,他申斥睿親王說:「朕年方四十,雖日理萬機,從不以此爲勞。引見這麼幾人,本來也不足爲勞。」睿親王如此大膽,擅自改動官員引見日期,意欲何爲?一番訓斥之後,將他交宗人府嚴加議處。睿親王好心沒好報,被降職罰俸。和其他皇帝不一樣的是,別人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嘉慶帝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倦勤」的情況。(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