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鑑·巴西」記者觀察:足球是生命 體育是生活
記者觀察:足球是生命 體育是生活
趙焱
如果問巴西人最喜歡哪項運動?答案恐怕不是足球,因爲對巴西人來說,足球的意義遠遠超出運動,早已融進他們的生命。至於通常意義上的運動,從沙灘排球、籃球到滑板、衝浪……都是巴西人熱愛的運動項目,體育在巴西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球迷,巴西人的共同身份】
足球在巴西也是舶來品,最初還是精英運動,一度球場上只有白人奔跑。無論歷史情況如何,足球如今已經成爲巴西的全民運動。在巴西,讓社交順暢的秘訣是與人見面就聊足球。如果大家恰好支持同一個俱樂部就更好了,瞬間就能成爲好友,公事都會好辦許多。就算支持的俱樂部不同,聊國家隊總不會有錯。足球就是拉近關係的催化劑,穿上球衣後,大家都是同一個身份——球迷。
在巴西,重要的足球比賽都在晚上9點甚至10點纔開賽。這是爲了方便上班族觀賽:下班後回家換上心儀球隊的球迷服,奔赴球場,爲自己的球隊加油助威。
沒買到球票或者客場比賽時,球迷們會聚在酒吧,或者在家看電視轉播。在巴西,在臨近午夜時經常會有歡呼聲甚至鞭炮聲響起,那是比賽結束時球迷們在慶祝自己的球隊獲勝。
這樣的“午夜歡呼”全年不間斷,因爲巴西一年到頭有各類比賽:年初是州聯賽,之後是全國聯賽,還有巴西盃賽,同時穿插着南美洲的解放者盃賽和南美盃賽、世界俱樂部盃賽,當然不能少了國家隊參與的世界盃預選賽、世界盃賽。
【體育,改變貧民窟孩子的命運】
羅納爾多、卡福、羅馬裡奧等衆多巴西球星都來自貧民窟。現效力意甲尤文圖斯俱樂部的道格拉斯·路易斯來自里約熱內盧的馬累貧民窟,在東京奧運會上作爲巴西國奧隊一員參賽奪金,他還多次被召入巴西國家隊主隊。他現在一有機會就回到馬累。他說:“我希望能夠成爲那裡孩子的榜樣,讓他們看到貧民窟的孩子也可以有很多機會。”
除了足球,在巴西各方推動下,有更多的體育項目走進貧民窟,幫助那裡的孩子改變命運。
巴西“體操女王”麗貝卡·安德拉德來自聖保羅的一個貧民社區。她通過在貧民窟開展的慈善項目得以接觸體操,今年在巴黎奧運會上獨攬四塊獎牌,在東京奧運會上也取得一金一銀的好成績。在自由操比賽中,她經常選用一支名爲《貧民窟之舞》的樂曲伴奏,致敬自己的體操之路。
皮划艇選手伊薩奎亞斯·奎羅斯在里約、東京和巴黎連續三屆奧運會都有獎牌進賬。他在11歲時通過貧民窟的一個社會項目纔有機會練習皮划艇。他在獲得第一枚奧運獎牌時說:“這塊獎牌意義非凡,因爲它來自社會項目。”
巴西第一個走上奧運會羽毛球賽場的伊戈爾·科埃略也是貧民窟走出的優秀運動員。他是第一個獲得泛美運動會羽毛球冠軍的巴西人。他的父親當年在里約西區一個貧民窟創立了羽毛球培訓的社會項目,豐富那裡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免得他們因無所事事被毒販和幫派所吸引。從這個項目中,後來走出了巴西羽毛球國家隊的多名隊員。
巴西不少運動員事業成功後在貧民窟開展體育培訓項目,幫助那裡的孩子改變命運。巴西衝浪運動員梅迪納、2004年雅典奧運會柔道銅牌獲得者弗拉維奧·坎圖即爲典型,爲貧民窟的孩子參與衝浪、柔道等運動出資出力。
里約熱內盧市在獲得奧運主辦權時承諾,要在貧民社區推廣奧運項目,讓當地兒童瞭解奧運歷史並接觸一些冷門項目。貧民窟人口密集,孩子們上學多爲半日制,有大把時間參與體育運動。若對他們加以訓練,說不定在一些相對冷門的項目上也能取得突破。里約熱內盧市曼蓋拉貧民窟因此建立“體育示範中心”,那裡設有高爾夫、擊劍、橄欖球等貧民社區少見的體育項目。
【熱愛,舉全社會之力發展體育】
巴西人喜愛的體育項目十分廣泛,再加上從政府到社會的大力扶持,巴西體育項目全面開花,運動已融入巴西人的生活。
巴西在男子和女子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項目上的成績始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柔道、游泳、沙灘排球、體操、田徑、皮划艇等項目上,巴西也有一定優勢。至於近兩屆奧運會新增項目,如衝浪、滑板和霹靂舞等,更是巴西人的強項,以至於在東京奧運會和巴黎奧運會上,巴西代表團的總成績都超過本土舉辦的里約奧運會。
曾經有人說巴西人乒乓球不行,立刻引發巴西乒乓球隊抗議,因爲巴西人的乒乓球成績並不差。今年的巴黎奧運會上,巴西乒乓球運動員雨果·卡爾德拉諾就打入了男單四強。
巴西各項體育運動羣衆基礎深厚,每一個社區幾乎都有一個設施齊全、多項目的體育俱樂部,爲人們從事體育活動提供便利,形成了全社會濃厚的體育氛圍。
例如,巴西足球俱樂部兩大“豪門”全稱分別爲“弗拉門戈賽艇俱樂部”和“博塔弗戈足球和賽艇俱樂部”,因爲均以賽艇起家。射擊運動員阿夫拉尼奧·達科斯塔是巴西首塊奧運金牌獲得者,來自弗盧米嫩塞俱樂部。這傢俱樂部球隊奪得2023年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賽的冠軍。達科斯塔當年的奧運獎牌至今珍藏在俱樂部的博物館裡。
巴西政府自2005年以來實施“運動員補助金”計劃,投資17.7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2.3億元),直接資助有天賦、有發展前途的運動員,全國共有37595名運動員受益。(完)(新華社專特稿)
注:本文作者系新華社駐里約熱內盧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