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對三峽工程的三大顧慮:這不是百年大計,是千年大計

酈道元《水經注》中曾寫道:“巴東三峽,謂廣溪峽、巫峽、西陵峽也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李白的詩句裡也有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長江作爲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承載了太多文人墨客的離合悲歡,現如今,長江三峽作爲重慶的十大文化符號,以其獨特的地勢地貌,和豐富的水裡資源,自古以來便吸引着無數文人墨客不遠萬里來一領風采。

同時,在運輸不便的古代,長江也一直作爲重要的交通命脈聯繫着全國的經濟、文化的傳輸工作。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把長江三峽的作用推到戰略地位無疑是新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

三峽獨特的地理特點

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段。三峽也因這三個大峽谷而得名。

峽谷在外貌上以陡峭的崖壁山峰爲主,峽谷之間寬窄的差距非常的大,又由於地勢高度的落差,造成水流急劇下流。白果樹瀑布和亞洲第一瀑布“青龍瀑布”便是這一地勢的典型代表。三峽大壩也正是充分利用了長江三峽的水利優勢,修建在了河牀比較開闊的宜昌三鬥坪一帶。

下游38公里處就是著名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三峽大壩的年發電量最高可達到約1000億千瓦時左右。除了發電,三峽大壩還肩負南水北調工程、航運、淨化環境、保護生態平衡、養殖、旅遊、開發性移民、供水引流灌溉等超多的效益。

如此浩大的工程,在興建之初卻是困難重重,甚至建造計劃一度被擱置。

雖然大壩的修建有很多好處,如今也讓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看到了它強大的作用,但是修建之前的技術難題,修建之後的使用與保護,都是世界性難題。從提出建造方案到完全建造完成,足足歷時88年。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用兩百年太少了

早在1918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提出對三峽大壩水利工程的最初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但因爲種種原因,宏偉計劃並未開始實施就夭折了。

等到了解放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長江沿岸新解放的沿岸又突發洪水,光湖南就造成近6萬的傷亡,損失上億元。對於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來說,對長江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隨後,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武漢就成立了長江水利委員會。毛主席對我國的水利水電建設也極爲關注,不論是南水北調工程、水資源的利用,還是防洪的相關工作部署,都在國家的戰略層面給出了明確的重要指導。

1956年,爲了研究設計三峽水利工程的順利開展,成立了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此時的中國,從上到下都爲能興建三峽水利一片叫好。儘快動工的輿論也越來越強烈。

但是還是有一些人抱有不同的意見,這其中就有寫過毛主席早期革命的相關著作的李銳。他認爲以三峽爲主的長江流域的規劃方案不應該過於着急,因爲國家的經濟、技術都不太成熟。而是應該遵循毛主席的指示——不可超越客觀情況所許可的條件去計劃, 不要勉強地去做那些實在做不到的事情。

在修建水利工程時應以“物美價廉”爲主。一時間,以林一山爲代表的主張興建水利、規劃三峽工程的人和以李銳爲代表的反對急於修建三峽大工程的人爭論的不可開交。

毛主席當然也沒有迴避這些爭論的焦點,隨後在1958年,由毛主席親自主導的關於國家第二個五年計劃和長遠規劃的南寧會議上,毛主席還親自和林、李二人認真商討了有關三峽水利工程的興修利弊。在會後,毛主席並沒有立即決定開展修建工作,也沒有否定李銳反對的意見。

但是在隨後不久,審閱周總理的關於三峽水域和長江流域規劃的會議文件中“從國家長遠的經濟發展和技術條件兩個方面考慮,三峽水利樞紐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這句話做了明確的批示——“但是最後下決心確定修建及何時開始修建,要待各個重要方面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既然是終究要做的大事,必然要有長久的規劃。工程雖然未做,但準備一直在進行。那麼,如此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財力等等都是巨大的消耗,那未來這個工程能否長久利用呢?就三峽水庫的壽命問題,毛主席專門讓主張修建的林一山做了彙報。

當時林一山對長江仔細研究調查後給出的結論是,總體來看,長江的整體含沙量還是不小的,但是相對於含沙量巨大的黃河來說還是相對比較少一些,根據他的估算,每年流入三峽水庫的泥沙量會達到5億噸,以三峽水庫的容量來算,至少可以用200年纔會被泥沙淤死。

毛主席對此沉思良久,對他說了一句:“這不是百年大計,是千年大計,200年太少了。”的確,即使當時的祖國有能力在幾年之內傾盡國力修建成三峽大壩,有真的有能力治理好隨後出現的問題嗎?毛主席的深思熟慮,或許會給後人一些啓發和警示。

鉅額投資,損傷國力

如果說泥沙淤積問題算興建三峽水利的大問題,那麼這也只是建成之後的治理問題。在修建之前,不論對於贊同派還是反對派,鉅額的投資無疑是更讓毛主席和所有關心長江水利規劃的人頭疼的問題。

一方面,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從規模上屬於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在世界上也幾乎沒有可與之相比較的案例。所以技術難度非常之大,所需要的人力支持、新材料研究開發、施工方式的統籌規劃,還有大量材料的開採與供應,這些開支在數額上都非常巨大。

而當時的中國纔剛成立不久,社會經濟還處在起步階段,還有1950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軍費這方面給國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雖然在1953年結束了戰爭,但是直到1958年,志願軍才全部撤回中國。

毛主席並不希望把國家的重擔全部壓在百姓的身上,經濟問題自然無法短期內得到解決。另一方面三峽大壩的建設會導致水庫的區域大面積增加,許多區域會被淹沒在江水中,因此會有近110多萬人必須移居至別處,是個非常嚴重且困難的問題,安置工作也會對財政產生巨大的壓力。

根據相關資料不完全統計,三峽工程至2006年全線修建成功,單純靜態投資就將近1000多億元。綜合當時國力等各方面因素考慮,三峽工程也不得不暫緩了。

如何防範“核打擊”

資料顯示,已經建成的三峽大壩,至2012年已經成爲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大壩總共長度達到2300多米,光水電機組就有32臺,整個水電站的裝機容量達到了2200多萬千瓦。供電的範圍包括江蘇、上海、廣東、湖南、湖北等十多個省市……

大量的數據都顯示着,三峽水利工程對中國資源配給的影響範圍之大。

作爲如此重要的生產資料和戰略資源,如果發生衝突,必然會首先成爲敵人的戰略進攻目標。就大壩自身的設計而言,混凝土重力壩本身是非常穩固的,常規的武器對它還造成不了多大的傷害。所以,核武器的威脅顯然更大,直接的命中會導致壩體出現缺口,加大決堤的風險。

同時由於三峽水庫巨大的蓄水量,雖然這個無法閉合的“閘門”不至於對下游造成巨大的洪水衝擊,但也會產生非常大的損失。

那麼,這個不會移動的龐然大物,如何抵禦核彈的攻擊呢?解決的方案當然不能只等“捱打”。

毛主席對防空戰尤其是核武的顧慮,從另一層面也體現了核彈的戰略重要性。隨後的日子裡,在毛主席周總理等人的領導下,我國在1964年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原子彈。再也不怕“紙老虎”的威脅了。

除了核彈的威脅,防禦的角度也應該是多元的。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三峽地處我國腹地,由此至邊境線幾千裡的距離,足夠我們部署大量的防空力量。能夠躲避雷達等設備的搜索不被發現是很難的。

其次,我國最有力的導彈部隊“火箭軍”的地對空導彈防禦技術也越來越先進,無論是短程、中程還是遠程都可以做到精準打擊。

另外,隨着材料技術和國家對人才的培養,大量的高精尖技術應用於空軍、海軍領域,無形之中就增加了我國的防禦範圍和空對空、空對地等防禦手段。

時至今日,隨着國防科技的不斷進步,三峽的安全問題已經基本有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毛主席對於三峽工程的三大顧慮,經過後人的不斷努力也都逐步地消除了。

三峽大壩的工程雖然責任大、難度大,但是爲了完成毛主席“高峽出平湖”的理想,也爲了造福世世代代的華夏子孫,後代的人們在艱苦的奮鬥中也有了極大的進步與收穫,也證明了毛主席的決策方針是正確的,這爲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