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LCS濱海戰艦拆東補西 後勤系統一團亂

美軍LCS濱海戰艦暴露許多缺點,維修又複雜也昂貴,成了美國海軍燙手山芋。(圖/US NAVY)

13年前,美國海軍首次迎來「濱海作戰艦」(LCS,littoral combat ship),做爲取代巡防艦(frigate)的二級艦角色時,許多人相信這種敏捷、高速、多功能的艦艇,能夠有效的執行各種任務。然而沒想到,如今的LCS成了美國海軍最尷尬的存在,它的航程不夠、武器火力薄弱,甚至故障率高,它的後勤維修也一直沒有形成有效的體系

防衛新聞(Defense News)報導美國政府問責局(U.S. GAO)調查濱海作戰艦(特別是自由級)的維護問題,發現LCS的後勤工作不是美國海軍能掌握的,很多複雜的系統只能由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來處理,在等待制造商前來的等待時期軍艦隻能趴窩 。

GAO的調查人員發現,LCS上面有許多商用系統,這些部分美國海軍不知道如何處處理,一但故障只能請制制商前來故障排除。如果這艘軍艦需要出航,那麼只能從另一艘還沒有任務的LCS身上拆來替換。

即使如此,仍然發生自由級2號艦沃思堡號在2016年趴窩在新加坡情況,之後是承包商派員前往修復維護,導致向政府收取的差旅費,數千美元到超過一百萬美元不等,這對海軍也是沉重的負擔。

GAO發現,由於製造商是唯一知道如何修理的單位,再加上LCS的動力系統並不普及,因此製造商自己的維修人員也很有限,這些問題都危害着LCS的出勤與維護效率

另外的麻煩是,原本計劃中的LCS「任務模組」,也沒能獲得製作批准,這意味着LCS的多功能優點完全無法實現。

美國海軍希望,LCS的後勤修復工作能夠儘量由海軍自己把控。邁克·吉爾迪將軍(Michael Gilday)說:「海軍後勤服務部希望把LCS維護工作由自己執行,這樣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吉爾迪說: 「我們希望把LCS的維護系統,從以承包商爲中心,改爲以海軍爲中心。」

這並不容易。GAO在4月下旬的報告中指出,LCS嚴重依賴許多商業系統,並允許承包商不公佈技術細節,因此海軍無法始終獲得維護此類系統的必要技術。

GAO報告說,由於LCS計劃的合約有一些商業保密條文,海軍從未取得維護LCS系統所需的技術文檔

製造商還會在標記關鍵資訊」的文檔上給模糊化,而海軍「必須尊守法律合約,不得標記並獲得所需的信息使用權。」

GAO寫道:「這些問題都使LCS的修復工作變得更復雜,延長了維修的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