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退市風險高懸 廣匯汽車駛入“生死時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面值退市風險在前,廣匯汽車(600297.SH)的保殼大戲仍然在陸續上演。
7月15日,廣匯汽車報收0.97元,微漲1.04%,爲連續第十八個交易日股價收於1元以下。日內公司成交額高達接近10億元,換手率超過10%,盤面多空博弈激烈。
在此期間,廣匯汽車推動多番“自救”操作,不僅緊急籌劃實控權變更事宜,更獲得了來自控制權認購關聯方的收購意向金和一紙《戰略合作協議》。
積極的行動獲得了一定的反響。此前11、12日,廣匯汽車連續兩個交易日以漲停報收,報0.96元/股,距離暫免面值退市風險僅一步之遙。但一連串動作也遭遇了“再而衰,三而竭”的困境,廣匯汽車日內股價反撲稍顯無力。
如今,距離拯救廣匯汽車上市地位,僅剩下兩個交易日的時間窗口。
7月15日,廣匯汽車在僅公佈了半年業績預告,而並未公佈完整半年報的情況下召開了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公司除迴應了部分股權轉讓和戰略合作的細節外,並未直接回應目前面臨的面值退市危機。
易主求生
公開資料顯示,廣匯汽車爲中國目前最大汽車經銷商之一。
根據2024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廣匯汽車在2023年共實現汽車銷售71.35萬輛,在全國各大汽車經銷商中排名第一;2023年總營業收入達1379億元,其僅次於中升控股(00881.HK)的1792.9億元排名全國第二。
比廣匯汽車更知名的,是公司的大股東新疆廣彙集團。
截至目前,廣彙集團共坐擁包括廣匯汽車、廣匯能源(600256.SH)、廣匯物流(600603.SH)、合金投資(000633.SZ)4家A股公司,及廣匯寶信(02193.HK)一家港股公司。五家公司截至7月15日收盤總市值達到約合564億元人民幣。
而包括公司投資的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的勁旅新疆廣匯男籃,以及廣彙集團實控人孫廣信曾經的“新疆首富”身份,都一直爲人所津津樂道。
但即便是這樣一家規模龐大的企業,目前卻因面值連續不足1元/股,從而面臨較大退市風險。
7月10日,廣匯汽車突然宣佈控制權易主計劃,疑似籌謀通過控制權變更進行市值管理。
按公告,控股股東廣彙集團,已與金正科技簽署框架協議,擬通過股權轉讓,讓渡上市公司控制權。協議約定,在2024年12月19日後,廣彙集團將其所持廣匯汽車24.5%股份轉讓與金正科技。
同時,雖然雙方尚未確定轉讓總對價,但金正科技已經在簽訂協議次日給出了1億元意向金。雙方還約定,轉讓對價給付達到5.4億元后,廣彙集團在10日內向金正科技方移交24.5%股份對應表決權。
公佈協議轉讓之後,廣匯汽車股價連續收出兩個漲停,但股價仍僅爲0.96元/股。隨後,7月12日晚間,廣匯汽車再發公告,官宣控制權受讓關聯方金正集團旗下與知名科技公司“中鈞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據協議,雙方將以汽車服務業務爲中心,研發相關智能軟件和智能設備等新質生產力業務,全面推動廣匯汽車向高科技領域發展,加速科技轉型,重塑廣匯汽車價值體系。
不過這則消息並未再度激起廣匯汽車上漲,其股價截至7月15日仍僅爲0.97元/股。
“另類”案例
與其它遭遇面值退市風險的公司相比,廣匯汽車的經營底子實則並不算差。
據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自“新國九條”發佈以來,滬深AB股已經合計有10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股面值而退市或鎖定退市。
然而,相比廣匯汽車,以上10家面值退市公司中,9家爲“ST”或“*ST”個股,僅正源股份在未得到特別風險提示的情況下出現面值退市的情形。
與此同時,此前退市或確定退市的股票,若非持續盈利能力堪憂,就是存在大股東佔用資金、財務虛假記載等情況。
但廣匯汽車歷年來的經營情況仍可圈可點。截至2023年末,公司淨資產高達424億元,其中未分配利潤173億元。同時公司2022年雖然出現26.6億的大幅虧損,但在此之前,公司自上市以來從未虧損,2023年亦實現扭虧,錄得3.92億元歸母淨利潤。
另外,廣匯汽車的每股淨資產達到4.71元,而縱觀歷史,絕大部分A股面值退市股淨資產都在1元左右或以下,僅ST億利、ST鴻達、ST世貿、ST中南四家公司退市時的每股淨資產達到2元以上,其分別爲4.63元,3元,2.77元和2.24元。
還有一點——廣匯汽車截至7月15日的市值仍然高達80億元。若最終無法避免退市,那麼廣匯汽車可能又將成爲史上鎖定面值退市時,市值最高的公司。
倘若廣匯汽車真的遭遇退市,那麼它退得多少有些“另類”。
但是從鼓勵企業分紅的角度,廣匯汽車退得似乎也不算冤枉。
雖然歷年盈利情況尚佳,但廣匯汽車自2018財年以來就從未進行現金分紅。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稅前每股分紅分別爲0.3元、0.15元和0.15元。而經測算,公司截至2023年末的每股未分配利潤達到2.07元。
其特殊背景還在於,隨着公司股價自2018年以來持續走弱,即便公司採取大額分紅,其股票又將面臨分紅除權後帶來的面值風險,因而陷入分紅與否的兩難困境。
對於廣匯汽車面臨的退市風險,部分投資者認爲,該案例或促使監管層重新審視“面值退市”可能造成的“誤傷”,或採取措施避免企業因忌憚面值風險而放棄分紅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