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避免成爲冤大頭 美媒:應停止入札
近年來,大聯盟球隊越花越多錢補進日本職棒的選手,但似乎很少有人能真正打出符合身價的成績。對此有美國媒體指出,花大錢挖日本選手是不值得的,但也不意味着不該再網羅日本好手,而是必須在簽約前花更多精力審視球員,且別再參與日本職棒的入札制度。
繼波士頓紅襪以5111萬美元入札金和6年5200萬美元的合約獲得日本王牌鬆阪大輔後,今年德州遊騎兵也以5170萬美元入札金、6年6000萬美元搶到日本新一代的王牌達比修有。鬆阪也許還算好,但有了井川慶、西岡剛這樣對他們來說算失敗的例子,卻還是肯花大錢競標達比修,讓美媒懷疑,他們的身手究竟有沒有這個價值?更擔心這樣下去球團是否會一直當冤大頭?
▲遊騎兵花超過1億美金的總價讓達比修穿上這件球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因此《Bleacher Report》也提出幾個球團可以考慮的方向。一是花多一點時間與精力好好審視日本選手,而非只單純依選手的名氣而定。一個明星選手會有很多人鎖定,但最後也只能加入一支隊伍。既然認定某個潛力股值得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美金,那就能很公平的假定球團已經對他們的目標瞭解透徹,必須爲自己的選擇負責。
若不想當冤大頭,就得花多一點錢投資在探詢選手的過程,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像鈴木一朗這樣的選手,所花的錢才值得。只是這一切還是很靠運氣。畢竟那些花大錢網羅的選手,哪一個不是在日本職棒表現優異?
因此《Bleacher Report》提出了第二個方法,就是不要再理會入札制度了。這不代表要停止網羅日本好手,等到他們可以行使海外FA的權力時,還是可以與其接觸,例如2007年的福留孝介。如此便可以不用額外支付龐大的入札金。
只是那些總是花大錢補強的球團是否能清醒,過去曾參與競標日本球員的紅襪、洋基、道奇等球團是否也已經學到教訓?而現在遊騎兵也有可能成爲下一個被入札制度燒到的球團。因此接下來要關注的便是達比修的成績,這也是讓他成爲最後一個總身價超過1億美金的日本球員的機會,似乎對達比修不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