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一樣濃廈門亦故鄉 臺胞留廈舒心過年

“過春節我一直在‘拜拜’,從除夕守歲開始‘拜拜’,初一敬天公、搶頭香,直到剛剛還在敬土地公。”正月初二,走進臺青朱慧寧的工作室,她正在整理佛龕上的供品,這是她第五年留在廈門過年。今年春節對她來說,有些一樣又有些不一樣。

一樣的是,廈門和臺灣的很多過年習俗相同,年味也一樣濃厚。“兩岸血脈相連,文化相通。‘年兜’圍爐吃團圓飯,守歲敬天公……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朱慧寧說,自2019年除夕開始,她便選擇在廈門過年,雖然與臺灣的親人相隔兩岸,相互思念,但有了這些共同習俗帶來的滿滿儀式感,也緩解了相思之情。

不一樣的是,今年的團圓飯更有“家”的感覺。朱慧寧在廈門創立了廈門貓一個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公司10個人,除了4位臺胞,其餘小夥伴分別來自北京、上海、瀋陽等地。今年春節,10個人全部留廈過年,還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接到廈門團圓。“大家一起吃火鍋、包餃子,圍爐守歲,過了一個別樣的團圓年。”在她看來,“心連心,異鄉也可以是故鄉。”

今年春節,廈門市臺商投資協會副會長蘇斐君依然在忙碌中度過。春節前夕,她隨湖裡區委統戰部、湖裡區臺港澳辦等單位,代表市臺商協會、湖裡區臺商聯誼會,走訪湖裡區臺商臺胞,爲他們送去新春祝福。除夕當天,作爲參與廈門多家酒店管理的負責人,她主動承擔了夜班值班,並親自下廚,爲堅守崗位的員工製作了年夜飯。

這已經是蘇斐君連續四年在廈門過年了,每年都是選擇在崗位上跨年。儘管與臺灣的親人相隔兩岸,她卻從未覺得孤單,因爲她心裡早已把廈門當作第二故鄉。每年廈門的好朋友都會熱情邀請她去家裡圍爐、做客。“如果從除夕到正月初七初八,每天去一戶人家,根本不愁沒地方過年,吃的還是百家飯,既溫馨又有意義。”她開心地說。

穿着紅馬甲、用閩南話問候大家“新年快樂”……從正月初一開始,每天早上8點,在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碼頭都能看到這樣一幕:湖裡街道新港社區臺胞主任助理毛維林熱情地接待八方遊客,和他一起參與志願服務的,還有妻子朱素嬌。

作爲一名臺胞助理,毛維林日常服務的陣地在社區;而春節期間,他選擇將這種服務奉獻精神延伸到城市更多角落。他自豪地說:“參加志願服務,就是把自己當作廈門的一分子,融入廈門、服務廈門。”自2019年來到廈門,其志願服務時長已累計1000多個小時。

當問到他,以參加志願服務的方式過年,年味在哪裡?

他答道:“年味就在一張張遊客喜悅的臉龐裡,在他們一聲聲道謝和新年快樂裡。”(記者 蔡綿綿)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