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菜已上 BTA還沒盼頭
美臺BTA談判還沒開始,臺灣已先失守美豬美牛。(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務院次卿克拉奇來臺主持經貿對話,政府對此寄予厚望,希望是打開臺美BTA的「敲門磚」,川普爲贏得總統大選,急於拿出成績單,對貿易逆差的對手都不惜下重手;臺美要啓動BTA談判,臺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挾強國之姿,美國與各國的貿易談判,只要想要,幾乎沒有得不到,只有近年經貿實力崛起的大陸還有能力與其對抗,其餘各國,尤其是具有貿易逆差的日韓等亞洲各國,幾無還手能力。
韓國爲了爭取美韓自貿協定(FTA),從2006年2月2日開始進行雙邊談判,與臺灣一樣被逼着開放美牛,儘管韓國之後爆發2008年的激烈抗爭,迫使當時總統李明博重新談判,最終仍開放30月齡以下美牛進口,但美韓FTA直到2012年3月才生效。
日本多年來,對美牛的開放政策也面臨同樣狀況,直到去年解除美國牛肉進口限制,才換來新的貿易談判並簽署協議。對於臺美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美國政府已表明十分在意,可預期對臺灣的要求也會更多。
無論是日本或韓國,開放美牛都是對美貿易談判中的「最大王牌」。但臺灣這次不只開放美牛,還搭上對國內畜牧產業衝擊最大的「萊豬」,卻只換來克拉奇訪臺,主持「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連談判桌都還沒上。
川普近年對外經貿策略就是談雙邊貿易協議(BTA),而不談較符合WTO精神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就是因爲比起FTA,BTA更容易予取予求。
南韓花了6年,才完成美韓FTA,臺美BTA八字還沒一撇,能否在蔡英文第2任總統任期內完成談判簽署,還在未定之天,但可預期的是,在美國保護主義盛行的今天,臺灣要爭取更大的市場將愈形困難,放話要縮短與各國逆差的川普,對臺灣也不可能手軟。談判還沒開始,臺灣已先失去美豬美牛這張王牌,臺美BTA究竟還要付出什麼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