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情緒低落 醫師教你4招防憂鬱

預防秋冬季節影響情緒,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採泛建議民衆增加陽光曝曬機會。(聯安診所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秋冬陰雨綿綿,你的情緒是否特別容易低落?秋冬季節常見季節性情緒失調,容易發生憂鬱、倦怠、無力、體重增加等症狀,原因與日照變少有關,常在春夏季後得到緩解。醫師建議民衆以4招因應憂鬱,包括曬太陽、社交、均衡飲食等。一旦情緒影響了日常功能,就應至身心科門診求助。

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採泛表示,秋冬季日照量減少,同時也改變了戶外活動量、飲食選擇、社交互動模式,這些改變皆可能多重地影響我們在秋冬季節時的日夜節律與情緒狀態。另外,需要輪值夜班的工作型態,或者工作環境長時間位於室內、無日照的空間,也都容易因生活模式中缺乏日照而影響生理節律。

季節性情緒失調的致病機轉也與神經傳導物質,如褪黑激素、血清素等有關。陳採泛指出,2016年丹麥研究發現,患有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患者,體內運輸血清素的蛋白在冬天時不會同健康者一般地下降,可能因而影響血清素濃度。

若要預防秋冬季節影響情緒,陳採泛建議民衆以4方式因應,首先是多從事戶外活動,增加陽光曝曬機會,即使不外出,也可將窗簾打開,讓陽光透進室內。其次是保持規律的社交行爲,舉凡跟朋友聚餐、參與大型聚會,與家人共進晚餐、與朋友談心,甚至是寵物的陪伴,都對身心健康有益。

陳採泛也指出,均衡飲食是維持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基礎,攝取多樣性蔬果、健康的油脂、足量的蛋白質都很重要。而忙碌、壓力大時,人們較會忽視飲食,或常選擇油炸、重口味的食物宣泄,但攝取過多高度加工、促身體發炎性的食品,情緒反而容易變得更不穩定。

此外,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患者也常見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陳採泛表示,維生素D主要來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透過抽血來評估是否缺乏,並訂定補充計劃。若發現自己或者周遭的親友,情緒常受季節影響而無法維持平日的生活與工作,就應尋求身心科協助,別讓季節影響了情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