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隆/中美貿易戰:大國崛起與死亡交叉
文/丘福隆
2017年4月習近平訪問美國,接受剛上任不久的川普總統的莊園招待。同年11月川普回訪中國,中方當面簽署數千億美元訂購協議,對川普示好。當時川普雖然表示謝意,仍埋怨中美貿易逆差太大,致使習近平面有慍色。後來川普的強硬政策逐漸浮出檯面,中方遂派劉鶴率經貿代表團訪美協商,希望緩和緊張關係。由於美方要求過分氣勢凌人,引起中方不滿,中美對立轉趨熱化。
表面上,川普要求中美貿易平衡,故提高中國商品進口關稅以縮小貿易逆差。但是,若欲降低進口,美方只須減少外購即可,中方無法強行進口。另方面,若欲增加出口,美方可增加自己產品的競爭力或與中方協商,沒有發動貿易戰的必要。
川普一再提高中國產品關稅與打擊面,希望迫使中國就範。可是,美商進口中國產品主要爲了省錢,提高關稅有不良後果,諸如:使物價升高、國民購買力降低、製造成本提高、甚至造成政權轉移等,影響都非同小可。日前美國農業部估計農民受關稅報復影響約110億美元,故擬出120億美元支援補貼計劃。其實,美國負債嚴重,國際折衝樽俎大都靠大國國威與詮釋法規,出錢擺平的榮耀本事不再,因此這次貿易對幹美國能走多遠有待觀察。
比起美國國民生產總額,貿易關稅變動差額屬於零頭小數。川普大費周章地打貿易戰可能另有所圖。大致上,對美國利益具有威脅性者有:(1)中國購買部分石油能源不用美元計價,使美國收不到「換匯與經手規費」;中國在一帶一路中推動「人民幣清算安排」,侵蝕美國利益。(2)中國科技商品化技術逐漸成熟開花,有「致命中國」之威脅。(3)中國內需市場已漸成形,且又穿透全球中低端市場,而美國對該等市場幾乎無力穿透或無利可圖。(4)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範,中國享有「開發中國家」的優惠,對美不利。(5)中國已掌握大部分中低端產品製造技術,並已認知「貿易自由與法治規範是保障商業既得利益的法寶」而極力堅持,使美國製造業難以匹敵。由此看來,目前的貿易戰只是前頭小戲,爾後將有更大層次的爭闘。
打貿易戰不是玩「誰先眨眼的遊戲」,而是「那裡痛按那裡,令你哀嚎是目的」(That was the idea.)。因此,對川普政府道德勸說、曉以大義、奉勸雙贏、講國際公平法則等等,都是白搭。實質上,打貿易戰往往是痛苦先至,贏了也輸,輸了當然是輸了。美國方面,目前川普政府且戰且走,未精算代價,亦未對民說明後果;一般民衆因未嘗苦果,仍給川普很大發揮空間。中國方面,雖然可節衣縮食因應,不至於致民生於死地,但仍應知己知彼攻心爲上,特別是不要激發美國人民的愛國情操,亦不宜擴大不相干事態,讓對方有炒作藉口。
西方社會崇尚勝利,川普尤然。此外,他破產經驗十足,理財神經很大條。若中國因貿易戰而痛苦呻吟或自亂陣腳,川普將因正中下懷而竊喜自傲。面對川普,金正恩的經驗可供參考:他首先拼核武與導彈,成功後與川普對罵,取得平等對話權與全球的關注。接着釋出廢核意向,讓川普稱讚他是北韓的偉大領袖,我的好朋友。
中方該當何爲?開戰前期可公開「分段性應對方案」,並負責任地說明必要性與被動性,讓雙方人民瞭解攻防內容與災害程度,因而有心理準備。開戰期間必須定期「滾動式報導」雙方人民受害情形,特別注意建立起報導的可信度。如此之後,若預期一再得到證實,人民會體認到川普發動貿易戰的不當,是麻煩製造者。須知,許多美國農場靠銀行貸款進行下期耕作,若數據與預測前景不妙,他們可能被迫休耕或出賣農場。一旦如此,單此現象就足以產生令川普政權無法承受的骨牌效應。
川普知道金正恩決意在中國協助下全力發展經濟,美國已無來自北韓的飛彈與核武威脅。他也知道俄國目前希望安定搞經濟,故公開批評「北大西洋軍事協防組織已無實質作用」。值此,川普認爲軍事已無後顧之憂,於是單邊廢止「伊核協議」,因爲若天下太平,美國軍備便形同虛設,美國將無法把玩全球政經以得利。再者,中國是最大原油進口國,每年須爲油價上漲一元多付30億美元;修理伊朗可提升國際油價、保證美國頁岩油有市場、嘉惠以色列、鉗制中國等等不一而足。
關於前瞻,有經濟專家認爲全球財經失序,需要新思維與新秩序;有人認爲只要迴歸自由貿易即可;又有人認爲經貿金融已經潰爛,任何救治皆屬無望。無論如何,貿易戰情會逐步發展,後續效應會隨之展現,中國能否繼續崛起?中美的興衰是否因此產生交叉?都是令人關注的重大問題。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