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信新材衝刺創業板 擴產潮下面臨市場競爭壓力

(原標題:近3年不增收但增利 仁信新材衝刺創業板 產品售價連續大降,擴產潮下面臨市場競爭壓力

惠州仁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信新材)的創業板IPO申請於4月底獲得受理,審覈狀態在5月底更新爲“已問詢”。這家主要生產銷售苯乙烯的廣東企業,擬募資6.29億元用於產能擴張及原生產線的更新、研發中心建設

2018~2020年,仁信新材基本保持滿負荷生產狀態,同時對應的年總銷量分別是13.29萬噸、14.37萬噸、15.24萬噸,銷售量平均每年增長約1萬噸。

近3年不增收反增利 擴產潮下面臨市場競爭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聚苯乙烯價格波動較大。2018~2020年,受產品售價下降影響,仁信新材在聚苯乙烯總銷量增加的情況下,營業收入連續下滑。好在原材料採購價格下降幅度更大,因此,仁信新材淨利潤增長的趨勢得以維持。

仁信新材對聚苯乙烯的前景十分看好。仁信新材此次IPO的兩個募投項目分別是“年產18萬噸聚苯乙烯新材料擴建項目”“惠州仁信新材料三期項目”,兩個項目名稱雖不同,但建設內容一致。達產後,仁信新材產能將由12萬噸躍升至48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項目的投資金額分別是2.64億元、3.7億元,相差較大。

產品銷售價格下跌過快

聚苯乙烯聽着陌生,但它的另一個名字你一定知道——塑料。據仁信新材招股書申報稿)介紹,聚苯乙烯是熱塑性結晶性樹脂,主要分爲通用級聚苯乙烯(GPPS)、高抗衝聚苯乙烯(HIPS)和可發性聚苯乙烯(EPS)。仁信新材主要生產的是通用級聚苯乙烯(GPPS),按產品類型可劃分爲普通料和專用料,這些不同的聚苯乙烯產品的應用領域也很廣且常見,包括玩具、透明廣告板、化妝品瓶、導光板、冰箱透明內件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2020年,仁信新材營業收入分別是13.53億元、12.41億元、11.13億元,收入規模呈下降趨勢。而與此同時,仁信新材淨利潤持續上升(分別是6745.23萬元、10933.56萬元、16963.02萬元),且後兩年同比增幅分別達到62.09%、55.15%,增長幅度較大。

營收同比下滑,並非仁信新材的產品銷售不給力,實際原因是產品銷售價格下跌過快。2018~2020年,仁信新材聚苯乙烯(包括普通料和專用料)實際總銷量分別是13.29萬噸、14.37萬噸、15.24萬噸,銷量每年增加1萬噸左右。與此同時,這3年的產品平均售價分別是10184.55元/噸、8612.61元/噸、7203.68元/噸,售價每年下跌近1500元/噸。

仁信新材淨利潤卻沒有跟着下滑,而是同比大幅增加,這得益於原材料跌價比產品跌價還要“兇猛”得多。2018年初,聚苯乙烯原材料苯乙烯的價格尚在1萬元/噸(含稅)以上,但是到2020年底,就下跌到僅3000元/噸左右,2020年年中一度下跌至1500元/噸(含稅)以內。

仁信新材也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的收入規模變動與淨利潤規模變動不一致,主要是因爲原材料苯乙烯採購價格變動及聚苯乙烯市場供需情況變動導致公司的綜合毛利規模發生變動。3年內,仁信新材綜合毛利率分別是7.23%、11.97%、19.90%,同比增長明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2020年,仁信新材苯乙烯採購佔全部原材料採購的比重分別爲98.04%、97.34%、97.07%,也就是說,苯乙烯價格變動,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該公司的生產成本,進而影響公司業績。

公司產能將“翻兩番”

根據介紹,仁信新材目前聚苯乙烯生產線設計年產能爲12萬噸,共有兩條透苯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年產6萬噸。不過,不同產品生產效率不同,其生產低熔融指數產品的最大生產能力達到14.4萬噸,生產高熔融指數產品的最大產能達到19.2萬噸。

2018~2020年,仁信新材不同產品合計實際產量分別是13.17萬噸、14.52萬噸、15.49萬噸,折算(將高熔融指數的產品折算成低熔融指數的產品)合計產量分別是12.17萬噸、13.12萬噸、14.14萬噸,按低熔融指數產品最大產能計算的產能利用率分別是84.53%、91.14%、98.23%。

據仁信新材招股書(申報稿)介紹,自2014年正式投產以來,公司已逐步發展成爲國內生產、銷售通用級聚苯乙烯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爲領先的企業,在華南地區具有重大的市場影響力。但若放眼整個聚苯乙烯行業,仁信新材的行業地位也許要低一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在聚苯乙烯行業,大部分企業均可同時生產HIPS和GPPS兩種產品,少數企業生產線只能生產GPPS產品。通常情況下,HIPS產品的生產線可互換生產GPPS產品,但GPPS產品生產線缺少可以生產HIPS產品的相關設備,無法生產HIPS產品。

根據仁信新材披露及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獲悉,截至2020年,國內共有19家聚苯乙烯生產企業,總產能超過370萬噸。其中,有15家企業既可生產HIPS產品,又可生產GPPS產品,另外包括仁信新材在內的4家企業技能生產GPPS產品。此外,19家聚苯乙烯生產企業中,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江蘇中信國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爲行業前三甲,產能分別是52萬噸、46萬噸、35萬噸,此外,還有6家企業產能在20萬噸以上。這些企業的規模比仁信新材大得多。因此,仁信新材此次擬IPO的重點項目就是擴大產能,公司計劃募資6.29億元用於4個募投項目。

記者還注意到,“年產18萬噸聚苯乙烯新材料擴建項目”和“惠州仁信新材料三期項目”建設內容事實上是相同的,前者屬於仁信新材的二期項目。若募投項目達產,將爲仁信新材新增產能36萬噸。屆時,公司產能將“翻兩番”,達到年產48萬噸。

需要注意的是,仁信新材在介紹二期項目時提及,“與準備建設的三期項目相比,在技術路徑基本相同”。產能相同、技術路徑相同,二者的計劃投資金額卻相差較大。仁信新材對二期項目的計劃投資總額是2.64億元,而對三期項目則達到3.7億元。但公司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投資額差異的原因。

同行業公司也加速擴產

據招股書(申報稿)披露,募投項目建設時間爲24個月。也就是說,在兩年後,即至少在2023年年中後,仁信新材的產能將達到48萬噸。

仁信新材大幅度擴產,是基於該公司對未來聚苯乙烯市場需求的判斷。仁信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核心產品具有應用針對性強、系列化程度高、質量相對穩定、綜合性能突出等特點,獲得了下游客戶的高度認可;此外,下游市場對聚苯乙烯產品的需求規模在逐年提升,產能擴張和消化的內外部條件較爲充分。

不過,市場需求擴大的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聚苯乙烯行業在擴大生產規模的企業不在少數。

星輝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輝環材)是另一家擬IPO的聚苯乙烯企業,其在上市資料中援引了金聯創數據統計,預計2021~2022年,國內聚苯乙烯新增產能達到236萬噸,根據投產計劃,最遲在2022年底,這些建設項目將陸續投產。前述已知2020年國內產能爲370餘萬噸,因此,2023年,國內總產能將增加至超過600萬噸。

市場需求的預測方面,上述企業的上市資料中援引金聯創數據,預測2023年,國內表觀消費量爲560萬噸。也就是說,屆時產能將大於市場需求,若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保持在90%左右,聚苯乙烯的市場將趨於供求平衡。

屆時,仁信新材的產品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呢?

招股書中,仁信新材選取了天原股份及星輝環材作爲可比企業。即使近兩年聚苯乙烯銷售單價下滑嚴重,但天原股份聚苯乙烯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2.80%、20.53%;星輝環材銷售收入同比分別下滑13.36%、上漲7.95%;而仁信新材連續兩年下滑,同比分別下降8.33%、10.28%,未能達到兩家同行的水平。

今年6月23日,就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通過郵件及電話採訪仁信新材,但截至目前尚未獲得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