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改元 源自中國傳統
4月1日,日本東京一名小朋友展示報紙頭版公佈日本新年號爲「令和」的新聞。(新華社)
印有「令和」年號的月曆。(CFP)
日本東京晴空塔。(CFP)
86歲的現任日皇明仁將於4月30日退位,將由59歲的皇太子德仁於5月1日繼位。這是日本近代以來首次日皇生前更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內閣最後選出「令和」當年號。4月1日公佈日本新年號,但從5月1日纔開始使用,因影響着全日本民間的各行各業作息,早一個月公佈讓民間有充分的時間來修改年號,將對國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1979年,日本國會通過《年號法》:一、通過政令公佈新年號;二、公佈新年號僅限於日皇更替時。規定由日本首相指定一些學者,提出幾個年號,諮詢參衆兩院議長等人的意見後,再交由內閣會議決定。
此前,日本政府已委託數名專家提出多個備選年號方案,並附上各方案的意義和典故依據。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將挑選到3個左右的方案,並向首相安倍晉三彙報。
日皇退位新繼位者產生新的年號,這個學自中國的傳統,在日本已經歷久遠並得以保留至今。日本自推行日皇每一代採用一個年號的「一世一元」制度的明治以後,生前退位導致的改年號尚屬首次。
日本的年號始於西元645年「大化」,截至1989年的「平成」達到247個。新皇將使用第248個年號。飛鳥時代曾中斷年號,南北朝時代等曾有2個年號並存。持續時間最長的是64年的「昭和」;長達20年以上的年號包括「平成」只有13個。
改年號以日皇即位之後的「代始改元」爲基本形式,但在飛鳥和奈良時代,出現喜慶大事之際的「祥瑞改元」很頻繁。平安時代以後,災害、乾旱、疫病流行和彗星出現等導致的「災異改元」增加。此外,還有因讀起來不吉利而改年號的例子。據稱江戶時代的「明和9年」發生大火災和水害,被認爲是「災害年」,因此將年號改成了「安永」。
二戰前,日本的年號原則上由日皇決定,1979年通過《年號法》之後開始由內閣通過政令決定。從「昭和」改爲「平成」時部分修改要領提出6個條件:(1)具有符合國民理想的積極含義;(2)兩個漢字;(3)易書寫;(4)易讀;(5)從未被用作年號或諡號;(6)未被俗用。
歷代政權都是委託熟悉中國和日本古典及歷史的專家選定新年號。由於日本年號一直取自中國古典,因此日本各界對新年號要求取自日本古典的呼聲不斷高漲。本次日本政府組織的專家會議,特地額外邀請了日本文學和日本史學相關方面專家學者。
5月1日迎新年號
不過,日本古典的研究者表示,日本古典中許多由「漢字」(文言文)寫成的作品,其根源很多都來自中國古典。完全依據日本古典選取年號並非易事。據瞭解,「明治」和之後的「大正」皆出自中國古典文獻《易經》,「昭和」出自《尚書》。「平成」出自《史記》和《尚書》。
日皇年號的改變對日本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響。日本企業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就已印好了來年的年曆,由於2019年要更換年號,有些印刷企業索性在2019年版的年曆中取消年號。另外一些廠商在2019年4月30日前印成「平成31年」,而5月1日以後則爲「新年號」。
政府部門也同樣需要對年號的更換提前做準備,一些政府部門採用西元紀年;更多民間企業則需要修改系統以因應新年號。
日本將年號改爲「平成」時,日本大藏省造幣局被迫應對了刻印新年號的錢幣制造作業。1989年2月開始製造印着「平成元年」的錢幣,從新年度開始流通。使得同一年發行的硬幣,既有刻着「昭和64年」印記的,也有刻着「平成元年」。這使得停產的昭和64年印記錢幣,成爲流通量較少的夢幻硬幣,價值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