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鏈面臨大重組

文/先探投資週刊

原油價格長期處於高檔後,北美採取以Shale gas(頁岩氣)做爲裂解乙烯的原料,將衝擊石化生態。

【文/陳信璁

從懸宕多時的歐債問題外資爲何大量賣超臺股做探討,前外資塑化分析師遠東財務處協理白若善歐洲所見所聞,來說明德國撙節措施到底對歐洲經濟帶來多大的後遺症,與現階段對臺股看法和石化產業相關選股策略

外資不回來了?

白若善開宗明義就提出臺股八○○○點以上逢高賣股,七○○○點仍然站賣方,今年加權指數有機會看見五字頭。爲何看得這麼悲觀?以下先就歐元區經濟層面作爲探討。

希臘來說,一般外界接受到的資訊,都認爲希臘人因爲福利太好,好吃懶做導致政府負債無力償還;接受歐盟紓困後,當然得要實行由德國主導的財政撙節措施,來達到減赤的目的。而德國撙節措施中表明可以援助希臘,但限制其款項用途僅止於用來購買糧食與醫療支出,而後希臘政府大砍公務員薪水與相關福利支出,導致人民無力消費

由一個國家生產毛額(GDP)簡單公式來看,GDP=C(消費)+I(投資)+G(政府支出)+X(淨出口),最重要的C不是衰退,而是幾乎消失…

歐洲問題早已不單是經濟問題,爲何ECB不以印鈔救市?希臘爲何不退出歐元區?一切都跟政治有關。最初歐盟就是以政治與軍事目的才成立的,解決經濟難題前,各國勢必得先在政治上做一番角力;未來在國與國之間無法達成一些重要共識前,歐元區問題無解,歐洲經濟衰退也連帶拖累全球資本市場。

由德國撙節方案帶給歐元區經濟衝擊,反思我們臺灣島內。

公平正義」最早是由北非與中東的「茉莉花革命」提出,之後馬政府在選舉前喊出「公平正義」口號,選前舉着改革大旗火速通過營建三法,要求不動產實價登錄,以落實居住正義;對於當初因政府調降遺產稅贈與稅而返回臺灣投資的臺商,反而被冠上不公不義的罪名。

再加上之後的油電雙漲、證所稅,也都以公平正義爲出發點,導致的狀況是內需消費減少、股市低迷造成人民財富縮水、公告現值提高增加房屋稅負擔,各項行政措施在在影響臺灣經濟。

「公平正義」帶來什麼?

再以產業來看,臺灣面臨內需不振、外銷下滑、金融股面臨系統性風險以及面板、DRAM的呆帳危機、太陽能產業發展出現危機,種種跡象讓人難以相信指數能夠上八○○○點。選股策略由上往下看,實在看不出值得下手的標的,只能從下往上選股纔是能夠勝出的關鍵。

在說明了以宏觀角度看大盤之後,白若善提出了重要產業變化做爲未來投資參考。國際原油影響許多相關民生產業,近來「茉莉花革命」對於布蘭特原油建立價格下限,其原因有;一、現在深海原油開採成本,已接近九○~九五美元/桶。二、地緣政治對於原油有相當支撐力。「茉莉花革命」讓OECD油國組織中主要石油產出國──沙烏地阿拉伯,擔心是否蔓延至本國,所以提高社會福利支出,對於原油出口價格勢必得要提高,才能達成國內財政收支平衡,進而對於原油供給價格提出下限目標。

長期性轉變的產業

以臺灣產業來看,生產乙烯的臺塑化將面臨挑戰,而由於苯、乙烯價格下滑,SM(苯乙烯生產商臺化國喬臺達化等都會受惠,其中國喬、臺達化預期近年每年稅後EPS能有一元以上的實力,股價還在淨值以下,長期來看現階段是個不錯的投資時機。

另一個使用Shale gas所帶來供需失衡的是丁二烯,因使用Shale gas,丁二烯產量銳減,導致北美合成橡膠廠被廢棄,供給減少。而主要下游應用的輪胎因亞洲需求量大增,從米其林、倍耐力、Bridgestone、Yokohama等國際輪胎大廠都至中國建廠可知一二,加上合成膠、天然膠彼此替代性已經相當低了,供需緊俏下合成膠生產商將保持產業優勢,看好臺橡未來營運持續穩定成長。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686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