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爲美國造原子彈,卻堅稱自己是永遠的中國人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

”,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一九五七年的瑞典的諾貝爾委員會頒發了一個極具爭議的獎項。這個獎項涉及了三個華人,李政道,楊振寧,吳健雄。不過只有前兩位獲獎了。

前兩個,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其中楊振寧,他可是媒體的寵兒,不知道他的人應該很少,但大家對吳健雄這個女科學家的瞭解程度,可能不及前兩位。

因爲從現在的結果看來,吳健雄沒有被授予諾貝爾獎,但這不意味吳健雄沒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

論起來對物理學的貢獻,她堪稱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女性物理學家,她還曾經被周總理所接待。

雖然吳健雄的國籍是美國,但她的墓碑上卻寫着:

那到底爲什麼她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又爲什麼擁有美國國籍卻被稱爲永遠的中國人?

吳健雄,出生於一九一二年五月的最後一天,原江蘇省的上海縣。

她的父親是畢業於清末洋務派創辦的南洋公學的吳仲裔,可謂是學識淵博。

他的思想十分先進,所以吳健雄的家裡從來沒有封建的風氣。

吳健雄在出生起名字時,即使她是一個女孩子,父母給她起的名字依舊是按照家族的傳統,她屬於建字輩,又正好排到了“英雄豪傑”中的“雄”字。

這纔有了這個聽起來頗有硬朗氣質的名字。吳健雄屬"健"字輩,族人依次以"英雄豪傑"取名。父親吳仲裔希望二女兒能夠像這個名字一樣,積健爲雄。

當時的吳仲裔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影響,自己創辦了明德小學,也是在這個小學裡,未來的物理學家開啓了她的啓蒙教育。

深受於家庭環境的薰陶,吳健雄從小學習就很認真,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在一路的求學過程中,吳健雄成功考入了當時中央大學的數學系。

但她並沒有深入數學領域遨遊,因爲得知了一位女物理學家的偉大事蹟,吳健雄對於物理也具有深厚的興趣,並且在考入中央大學的第二年就轉入了物理系。

轉戰物理系的吳健雄迅速發現自己在物理學上的天賦;

爲了進一步瞭解和加深自己對物理學的研究,爲了前往西方學得強大技術復興中華,吳健雄想到了物理學發達的美國。

通過自己父親吳仲裔和叔叔吳琢之的幫助,吳健雄成功進入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深造。這段留學時光也爲她將來在物理界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入學以後的吳健雄專攻原子核物理研究,並且在入學以後,通過各種實驗,她驗證了許多當時沒有解決的問題。

在畢業以後,她被推薦到一所學校教書,由於成績出色又被推薦到了普林斯頓大學。

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吳健雄又憑藉着出色的物理學知識和優秀的教學效果,被當時的校長推薦給了一項給美國軍官上課的計劃。

在這期間,吳健雄又被當時的“學員”挖掘,推薦給了一個重要的計劃,叫做曼哈頓計劃。參與了影響二戰的重大實驗。

原來,當時的美國在研究原子彈這一人類史上威力最大的戰略性武器,這項計劃因研究地點而命名。

而吳健雄就是其中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來自中國的女研究員。

1944年3月,當時對氙元素非常詳細地研究過的吳健雄正式開始負責研究濃縮鈾。

這種濃縮鈾正是原子彈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個變量。

可以這樣認爲,沒有濃縮鈾,原子彈就無法研製,而吳健雄在這其中提供了很大的知識方面的幫助,美國的原子彈工程的成功少不了她。

雖然她沒有直接幫助祖國,但幫助完成原子彈成功爆炸,從而使二戰更快的結束,也算是間接地爲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過,吳健雄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爲原子彈提供濃縮鈾的研究上。

當時優秀的吳健雄還負責着另一項秘密計劃。

這個計劃同樣是原子彈製造的重要板塊。

而此時另一邊,華盛頓費米正在進行着核反應堆的建立,實驗展開得並不順利。

雖然通過各種研究設置,他們的核反應總是不能非常順暢地的一次性完成,期間不管怎麼操作,都會被迫停止。

這導致整個核反應堆工作無法順利進行下去。

爲了找出原因,華盛頓費米深入檢測測試,終於,在一次嘗試中發現了一種物質。

就是這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導致研究停滯,原因是找到了,但解決方法仍然令費米頭大。

直到另一個參與人員想到了自己的學生吳健雄,她正好對於這方面非常在行,所以賽格瑞派遣了一名美國軍官尋找吳健雄討要相關實驗的數據。

爲了加速研究出原子彈,吳健雄只能將自己沒有發表的研究結果送給了費米等人。

她知道原子彈的出現會改變戰爭的進程,只有結束戰爭,中華大地纔會恢復生機。

而吳健雄在物理界的貢獻不僅僅是幫助研發原子彈。

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提出了一個讓物理學界震驚的觀點——“宇稱不守恆”。

這個觀點一提出來,使得整個物理學界把目光投向了他們。

但苦於沒有實驗數據的支撐,楊振寧和李政道也沒辦法將這個大膽的想法發表出去。

就在這個時候,李政道向在物理學界著名的吳健雄提出了請求,他們無法做出的實驗,這個女性卻很有可能能做出來。

這個時候的吳健雄在學界的地位極高,當時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名氣都比不上她。但她對於兩人這個大膽的觀點表示了贊同。

如果沒有吳健雄對這一觀點的支持,可能之後就沒有那麼多更接近真相的理論發現。

吳健雄爲了支持這個老友,還在美國給他們申請了一個實驗室,全身心投入進去研究。

在之後的實驗裡,吳健雄通過精細的實驗操作最終得出了與楊振寧,李政道所提出理論一樣的實驗數據。這一下子,物理學界如同滾水沸騰。

通常人們都認爲兩個互爲鏡像的物質在弱相互作用中的運動是對稱的,一旦被證明是不對稱的,這就意味着人們以往當做常識的實驗數據會出現一些偏差。

也是因爲這個實驗成果,李政道和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獎。

可以說,沒有吳健雄,他們倆的觀點只能是一個假設、猜想,不會是一個明確的研究成果。

但諾貝爾獎中並沒有這個女性的名字,這也是被人們質疑的地方。

爲此,很多物理學界的大拿都爲吳健雄感到可惜,當衆對當時的諾貝爾獎的結果表示不認可,質疑其公平性。

一個叫奧本海默的學者更是在慶祝會上公開表示,除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兩人外,還有一個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人就是吳健雄。

哪怕在之後的年代裡,仍然一直有人爲吳健雄未獲得諾貝爾獎表示不滿,其中不乏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大拿。

史坦博格更是直接在自己的文章中說出吳健雄應該是諾獎的獲得者。

畢竟這個研究成果中,雖然“宇稱不守恆”這個理論是李政道和楊振寧提出來的,但是吳健雄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雖然諾貝爾獎沒有頒發給吳健雄的理由我們作爲普通人不得而知,但其中隱含的對性別的歧視和對華人、女性的歧視卻實實在在的存在。

吳健雄對於這件事雖然表示深深地遺憾,雖然她受到了傷害,覺得自己的成果被無視,但是並沒有很生氣;

她可以不在乎這些獎項,她在乎的是自己的科研工作,可以爲人類謀幸福。

如果論起科學界的獎項,能夠拿到的大獎早就被她拿到了手軟,這也是她被譽爲最傑出的女性物理學家的原因,更是吳健雄的墓碑上刻上“卓越的世界公民”的緣由之一。

而吳健雄被稱爲“一個永遠的中國人”正是源自於她對於中國的熱愛。

雖然她本人因爲科研的原因移居在美國,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但吳健雄對於祖國的熱愛卻從來沒有被人質疑過。

當初從中國來到美國,她想的就是從美國學得知識技術,將來反饋到自己的祖國大地。

但是世態變化總是多端的,種種原因下,吳健雄並沒有回到中國,

不過吳健雄去世後的骨灰卻埋在了中國,那種對祖國大地的眷戀之情是做不得假的。

年少時,隻身來到美國的吳健雄一心想要探尋物理學的奧秘,想要帶回西方強大的緣由。

等到學有成就時,中華大地正值戰亂肆虐,她不能回到中國爲中國的科研事業做出貢獻。

不過她在異國他鄉收穫了愛情。來到美國沒幾年,吳健雄就遇到了自己的丈夫袁家騮,他是袁世凱的孫子。

袁家騮同樣是一位優秀的華裔物理學家,他們相識於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

當時二人正值美好的青春年歲,美麗青春的少女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在異國他鄉的袁家騮。

他在美國遇上一個華人面孔本就稀奇,更何況吳健雄出落得如此標緻,還愛穿着中式的旗袍,這讓他着迷不已。

兩人逐漸加深對對方的瞭解,不久就走到了一起。1942年,二人完成了婚禮。

在之後的日子裡,兩對夫妻不僅在生活上一起度過,在科研事業上也是互幫互助。而且,同樣對於中國的科研事業極度關心。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對物理學家夫妻就想要回到新中國爲新中國的科研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但由於當時的吳健雄幫助美方完成了原子彈的研究,再加上當時新中國和美方的關係並不好,所以並沒有如願的回到新中國,但這份對祖國的眷戀之心卻始終保持着。

直到1971年基辛格訪華以後,中國與美國的關係逐漸恢復正常。

一些想要回到中國的科學家們也可以憑藉着這個政策回到闊別已久的中國,吳健雄和袁家騮這對夫妻立刻返回祖國。

到達中國以後,吳健雄和袁家騮先到達廣州,一路走走逛逛回到了家鄉瀏河。在瀏河遊覽完以後,吳健雄二人就開始了他們的北上之旅。

在這一路的見聞中,吳健雄二人看到了新中國所蘊藏的無限未來,對這個充滿生機的大地充滿了認同感。

之後在北京,他們停下了自己的步伐,更是在人們大會堂接受了周總理的招待。

這次見面,是吳健雄夫婦對於神往已久的周總理第一次見面,在這次見面會上,他們討論了很多關於新中國未來科研的問題,提出了很多有見解性的方法。

也是在這次見面之後,吳健雄夫婦開始了他們多次來祖國的講學之旅。

雖然已經是外國公民,但吳健雄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去美方之前的志向,那就是一定要把自己一身所學傳授給新中國的科研人才。

只有將科研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新中國纔會變得強大,如果僅僅是擁有幾名出色的科學家,而沒有廣泛的基礎,那對於一個國家的未來來說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因此,吳健雄夫婦很重視對於科研人才的培養。

1978年,中國科大副校長等人蔘加了電子同步輻射加速器用戶年會。

在這場年會上,他們遇到了同樣參加年會的吳健雄,並且從她那裡獲得了很多關於美國科學界最新科研的動態,爲中國科大自己研究的同步輻射加速器做出了貢獻。

通過實地考察,吳健雄夫婦將自己的感悟都記錄了下來,在之後的日子裡一同講給了中科大師生。

雖然當時中國科研水平整體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那種濃厚的科研氛圍不輸於西方國家。吳健雄夫婦對於這種學習精神進行了高度讚揚。

吳健雄去世以後,將自己的骨灰埋在了自己家鄉、父親一手創辦的學校裡。

其中墓園是由貝聿銘設計的,墓園名以及墓誌銘分別來自她幫助過後獲得諾獎的兩位大拿;

這樣的待遇可以說是非常高了,但是吳健雄值得如此優厚的待遇。

雖然他們在一般人看來,本應該因爲諾獎的爭議分道揚鑣的,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影響彼此的友誼,反而後來又一起創立了基金會,五十多年一直惺惺相惜,相互學習。

正是吳健雄在物理界的貢獻和崇高的道德品質,纔會讓這些名人們爲這樣一個傑出的女物理學家親自設計墓園。

之所以說吳健雄是一個永遠的中國人,正是因爲,吳健雄高度重視祖國科研事業的發展,科研人才的培養。

在其中,不吝嗇自己的科研知識,一直爲中國科研事業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這種對祖國的貢獻,纔會被我們現在的人讚揚。

正如同李政道在對吳健雄紀念大會上的言論,她不僅在科研上有自己的重大成功,她高尚的品質纔是對未來和歷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完-

作者|雅萱

編輯|阿琰、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