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楊方儒》小英的兩大失策

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右二)22日參加「2020秋鬥」大遊行,她告訴身旁蔡衍明(左二)說他不是一個人,肯定蔡衍明「很有勇氣」。中天頭條開講主持人林嘉源更說,「討厭民進黨」再度成爲臺灣最大黨。(陳君瑋攝)

同樣走在總統府前,「秋鬥」的黑衣人們,與2006年的紅衫軍,大家都發覺歷史重演了。

又或者是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與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年輕人的抗爭大動作,以及對在位者的吶喊聲浪,也是如此的相似。

當權者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他們掌控國家機器的「原罪」,在臺灣民主化進程中,總是如此的現實。現實的是,在野的政黨總想要執政,上位的政黨又只能在條條框框施政,加上政治力的傾軋與不由人,這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進程。

「秋鬥」遊行場面與政治訴求,不論是萊豬進口與中天關臺光譜兩端的評論與觀點已經太多,多到你我市井小民已經分不清了。尤其是社羣平臺的網軍風向與不實謠言,更讓臺灣成了超現實的政治場域!超現實的是,選舉成了民意的一時宣泄,泄完之後,多數民意回到同溫層取暖,少數民意開始上街頭反撲。

英文總統擁有817萬選票的期待,仍然是她連任之初的強力後盾,更凸顯了在2022年的六都與縣市長選舉前,現階段是執政團隊權力的最高峰!客觀的說,小英總統距離跛腳階段,仍有遙遠的距離。

從萊豬行政命令,到NCC以「七比零」完封中天,都是權力的展露。同樣地,新冠疫情的嚴格掌控與傲人成果,對於海外人士的入境控制,也都是中央權力的展現!雙面之刃,就是看用刀之人,怎麼出手施展了。

小英總統當然是明白人,不論是謙卑再謙卑之言,或者是提醒民進黨中央,未來幾個月事情會滿多的,都看得出她已經掌好了舵。只不過,臺大校長的任命,以及媒體的言論自由,這些風浪都容易造成對立民意的憤怒,大船自然會遭遇顛簸。

蘇貞昌回鍋行政院長後,先讓民進黨不被人民討厭,又讓內閣戰鬥力提升,不論是衛福部長陳時中踏上神壇外交部長吳釗燮由黑翻紅,還有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政務委員唐鳳的高人氣,國發主委龔明鑫經濟部長王美花,攜手讓臺灣經濟景氣復甦的超前部署,都有客觀的數據佐證

相較於2018年換了三位教育部長,如今雖有兩位「丁丁」發言人陸續出包,還有行政院成了臉書po文的產地,但內閣整體施政看得出來仍在軌道上。然而不可忽略的是,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數據,蘇內閣施政滿意度由今年初的69.4%高標,一路走低到10月分的56.2%。

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們回顧歷史,以及小英總統任期屆滿後的歷史定位,卡管案與中天案是不是真的「值得」,肯定能夠再三回味。(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