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謝金河:汽車組件股大漲的啓示

文/謝金河

外資連續買超二十個交易日,買超金額達一二九七億,一舉將臺股指數推進到八三一○.九四,不過外資在九月二十六日結束了連二十買,出現二五五四萬元的賣超。

臺股也在二十六日出現下跌九九.二二的走勢,這一根長黑可能也是代表臺股波段漲升行情告一段落的訊號,加上外資在大型權值借券數量增加,臺股上檔空間恐有限。

外資的摜壓指數,在二十六日以臺積電最明顯,原本收盤前臺積電只下跌○.五元,最後一筆,臺積電出現七一八二張殺盤,收盤卻下跌一.五元,也將指數拉下最少十七點。

如果後續外資加布空單摜壓權值股,加權指數可能有回測八千點關卡壓力

臺股不脫大箱區間

以近半年臺股走勢來看,臺股高點在五月的八四三九.一五,低點是七月的七六六三.二三,五月之後,有兩個高點,一個是七月十八日的八二六五.七,還有這一次的八三一○.九四,另一個低點則是七七三七.三。

因此,從大的架構看,臺股仍不脫七六六三到八四三九的大箱型區間。因此,指數到了逼近八四三九的位置,逢高回吐賣壓也跟着加大了,這是漲多的回檔,不必過度擔心。

不過QE暫不退場給資本市場只是帶來一天的興奮。此後美股連五個交易日下跌,QE不退場只是帶來短期的興奮,有媒體以封面大篇幅報導QE不退場,「熱錢會HIGH到二○一五」。

這個也算是興奮的期待,其實從柏南克在五月二十二日預告QE退場以來,QE退場效應已經反應了四個月,每一次QE喊要退場都會造成股市的回檔,所以我將今年QE的退場界定爲心戰喊話階段,QE退場純屬心戰喊話,給市場打預防針,下一步是明年起縮減購債規模,QE的退場可能是二○一五年。

QE的退場會採漸進式,而且,腳步會放很慢,這反應了實體經濟復甦力道不夠強,全世界的經濟都還要靠吃興奮劑。特別是新興市場最近的資金出走,造成的股匯市雙跌效應,衆多新興國家更不希望QE退場,因此,在QE退場與不退場拉鋸中,大家最好有不同思維

一是QE若真退場,代表實體經濟真的復甦,對股市可能是先拉回後上漲,這是短空長多的型態。二是QE若不退場,效應只有短多,代表實體經濟並沒有真的好起來。所以QE不退場,美股漲一天又跌五天,這是很正常的修正與調整。

目前來看,美股基期已經很高了,大家要知道,從○八年金融海嘯以來,在QE的幫忙之下,美國道瓊從六四六九.九五漲到一五七○九.五八,道瓊指數已大漲一四二.八三%,S&P五○○則大漲一.六倍,NASDAQ從一二六五漲到三七九六,足足漲了兩倍,美股累積的漲幅已經很驚人,因此,縱使QE不退場,要讓美股繼續大漲機率不大。

全球低基期市場表現出色

像美股或歐洲成熟市場,例如德國股市從○八年起漲了一四四%,法國漲了七一%,英國漲了九八.六九%,都是大漲幅的市場,今年下半年幾個低基期市場反而表現比較出色,像是去掉NOKIA的芬蘭最近表現很好,歐豬國家的西班牙、義大利及亞洲的中國深滬股市最近都有不錯的表現。

臺股去年受到證所稅的壓力,也是低漲幅的市場,因此,當全球股市頻頻挑戰歷史天價的時候,臺股在八千點以上整理應屬合理。

最近由馬總統掀起的政壇大斗爭,人民怨氣上升到最高點,股市成了安定人心重要安定劑,若是股市有進一步大跌狀態,馬總統會更不得民心,這也是最近政局惡鬥中,臺股表現相對安定的原因之一,而且,財政部金管會不斷有振興股市成交量的大動作。

最近財政部長張盛和又對股市侃侃而談,這回他終於承認股市的成交量不太夠,去年證所稅開徵,張部長喊打喊殺,如今證所稅對股市的傷害已難挽回。

臺灣股市過去最驕傲的就是成交量大、週轉率高,現在成交量每況愈下,週轉率愈來愈低,這是臺灣經濟快速邊緣化惡兆,就像連勝文說的大家爭權奪利、鬥來鬥去,最後也只是丐幫的幫主。

臺股在一九九○年代,週轉率最高一度到五九○%,在李登輝總統任上,一九九七年臺股週轉率還有四○七%,民進黨執政的八年,週轉率從二五九%,到○八年一四五%,馬總統執政五年,臺股週轉率又從○九年的一七八%掉到去年跌破一○○%,今年前八個月,臺股週轉率只有四○.六四%,這個數字有多低?

我們來比對一下全球主要國家的週轉率,今年前八個月,美國紐約股市的週轉率四三.七六%,NASDAQ九四.一二%都超過臺灣,歐洲的德國也有四一.四五%,也贏過臺灣,而南韓六一.六%也超過臺灣,日本股市從去年復甦,今年前八個月週轉率八七.二七%,超過臺灣一倍。

日本失落二十年,投資人紛紛遠離股市,如今又迴流,給了臺灣很大的啓發。

如果說九○年代臺股週轉率太高是不正常,那麼現在的低,也是低的不正常,我們也要呼籲金管會,財政部必須正視這樣的現象。

指數漲跌 外資來決定

不過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大家面對量縮的臺股也必須有一番全新的思維,第一個是臺股成交量不到一千億,可能成了常態,將來成交量超過千億就是大量,在量能潮維持在七、八百億的情況下,臺股不容易出現大漲的行情。

指數的漲跌將來由外資來決定,因此,十大權值股決定臺股漲跌方向,像臺積電、鴻海、臺塑石化、中華電、聯發科及臺塑三寶,國泰金及富邦金決定指數的漲跌,外資在電子及金融權值股的佈局決定指數的方向。

二是大盤成交量不大,不代表個股不會漲,因此,選股會是勝負的關鍵,今年以來,很多傳產股紛紛拉出亮麗的大行情,像隱形眼鏡的金可精華光學

自行車的巨大與美利達汽車和泰車與裕日車,成衣儒鴻聚陽,及葡萄王、寶雅、南六等都可算是今年傳產股的標竿。這些個股的大漲也帶給臺股很多新思維

最顯著的就是很多大漲的電子股往往大漲後就狠狠跌回原點股價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因此,投資人必須眼明手快做短線。

現在傳產股漲上來後停留在高檔,像精華光學在八○○元以上,金可在五○○元以上,巨大、美利達都在二○○元以上,成衣的儒鴻從八元大漲到二七○元,如今仍高高聳立在二五九.五元。

這代表了基本面的改善,讓股價在高檔得到投資人的認同,這種基本面持續走高,也讓投資人可以穩穩追蹤基本面,不必動輒拔檔跑來跑去。(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